创业期间的焦虑 创业期间的焦虑症( 三 )


那时快消B2B的创业者,是聚光灯下的明星,是跑道中不断超越对手的潜力股,是美味的贪图者,更是行业的探路人 。快速的扩张与实践的反馈让他们对快消B2B平台的发展有了更多现实的认知与理性的判断 。他们逐渐加深对快消B2B的理解,开始正视此前思维与模式的冲突,极与极的对立似乎渐渐成为初生牛犊时的无知与莽撞 。
“B2B的价值是降本提效,而不是取代传统渠道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除传统渠道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互联网的价值体现并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的市场运作体系,传统渠道依然有它的价值与无可替代性 。
“城市交通需要新兴的地铁,同样需要传统公交的补充,快消品也是如此,是个融合的市场”创业者宋然表达了他对快消B2B的认知 。
尽管在B2B与传统渠道两者的共存上达成一致,但投资人卫祁则表达了他不同的看法:“在B2B领域不存在颠覆,只存在帮助,B2B的价值在于合作,是对行业的一种资源补充 。”卫祁曾主导投过多家B2B企业,不过还未涉足快消领域 。
尽管对B2B在市场中的地位存在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却间接转化成了快消B2B的发展动力,对于价值的挖掘,对于模式的推演,对于终端的思考,都带动着快消B2B从想要独占鳌头的独行者转变为与行业共融共享的共创者 。快消B2B不再与传统渠道对立,交易与服务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也从对立走向了融合 。
这种融合的趋势在2016年马云提出了“新零售”之后,被彻底地释放了出来 。而这种释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阿里巴巴声势浩大地宣布从终端小店进入快消B2B 。
2016年,阿里和京东都加入到了快消B2B的赛跑中 。
3/风口走了,暴风雨来了
2016年,对于快消B2B而言是冰火两重天的一年 。
上半年,大额融资持续刷新着纪录 。彼时,连锁便利店、传统商超、物流巨头、地产巨鳄等各类玩家已经进入或正在准备进入快消B2B的战场,让快消B2B的赛场更显拥挤 。
快消赛道不再是B2B与B2C彼此独立而相对割裂的市场,B2B平台的连接,将品牌、终端门店与消费者连结在了一起 。聚焦到市场本身,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大家不再只关注渠道的价值,从门店切入,或帮助门店的建设与管理,甚至于直接做门店直营的生意等,终端门店逐渐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
而早在2015年CCFA出品的《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中,就对便利店业态的发展形势做出了解释:在业态方面,便利店具有较强的抵御电商的能力,同时又适应了消费需求的升级与转变,因而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态势 。这一发展态势在现实中得到验证,让更多的行业人看到了终端门店坚实的存在 。
对终端门店的攻略战在阿里京东高调宣布进场之后被彻底点燃 。从阿里零售通到天猫小店,从京东掌柜宝到京东便利店,两大B2C电商巨头将它们的零售基因带到了B2B的试炼场上,从订货B2B平台,到对终端门店的赋能平台,再到向上游品牌商的数据营销赋能,不断的尝试下,更多延伸的触角伸向了B端并连接着C端,使得市场对快消B2B的认知也不再只是聚焦于B端,而是从消费终端切入,关注到整个快消供销的产业链上 。在此基础上,腾讯携流量生态加入到了战局中,开启了新零售与智慧零售间的正面较量,新物种不断涌现,全渠道多业态渐成零售终端的发展趋势,不过这是后话 。
阿里京东的进入,让原本红红火火的市场开始变得恍恍惚惚 。这种改变在资本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6年下半年,资本日渐趋冷 。尽管在高速增长之后,快消B2B的创投者们都逐渐回归理性,但不能否认,电商巨头的进入,确实为部分投资人带来了不安与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