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听懂后再立规矩?运用漏斗教育,教会孩子是与非
“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 ”就是说做人做事如果不讲规矩 , 就会造成秩序混乱 。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 早给孩子立规矩 , 孩子才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 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律且守礼的人 。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在一本书中写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草原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 , 好像整片天空和草原都是属于他们的 。
然而有一天 , 一只小牛却想要离开牛群去到更远的地方 , 它撒开蹄子往前冲 , 最后却撞上了一条看不见的细线——那是一条充了电的界线 , 小牛触了电才慢慢停下脚步——原来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 , 做不得的事情 。
界线外面是未知的世界 , 也可能充满着危险 , 界线虽然限制了牛群的行动范围 , 却也给牛儿们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
文章图片
给孩子制定规矩 , 就如同在他们周围拉起一片安全的边界线 , 孩子在边界线的范围内可以随心所欲 , 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 但是一旦越界 , 各种麻烦将会接踵而至 , 所以给孩子立规矩是非常有必要的 。
那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给孩子立规矩合适呢?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 过早的立规矩 , 孩子听不懂怎么办?
一、给孩子立规矩的正确时间
1.遵循“漏斗教育”法则
国外有一种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叫做“漏斗教育” , 这种教育的宗旨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 , 要多给孩子立一些规矩 ,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是”“非”还很模糊 , 需要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 , 才能明白哪些该做 , 哪些不该做 。
而当孩子大一些之后 , 他们的主观意识和自控能力也慢慢变强 , 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 2.抓住秩序敏感期
《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手册》一书中写到2-4岁时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 这个时候正是引导孩子建立规则的好时机 。
例如在孩子玩好玩具以后 , 提醒他们把玩具收回到玩具箱里去 , 吃饭之前要洗手 , 衣服鞋子的正确摆放位置等等 。
3.立规矩的有效期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给孩子立规矩最迟不能超过6岁 , 6岁之后孩子的各种习惯基本已经定型 , 在想要改正就没那么容易了 。 ”
对此李教授还举了2例子来说明:孩子3~4岁的时候跟家长闹 , 最多只是倒在地上撒泼打滚;但是等到孩子十四五岁的时候 , 他可以离家出走 , 可以跳楼自杀 。
综上所述 , 给孩子立规矩的时间在孩子2-6岁的时候为最佳 , 立早了孩子还无法理解 , 立晚了效果就不是太好了 。 家长要抓住时机 , 同时根据“漏斗教育”的原理 , 给孩子立好规矩 。
文章图片
二、给孩子立规矩有哪些好处?
1.规矩是安全感的保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在讲到“规矩”一词时这样说:“规矩就如同设在悬崖边上的栏杆 , 因为有了它 , 人们才敢靠着栏杆往下看 , 而不用担心会掉下去 。
假如没有栏杆 , 人们就会离悬崖远远的 , 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 ”栏杆既是界限也是安全的保障 。
心中有规矩有界限的孩子会更加有安全感 , 相反 , 缺乏规矩的孩子就没有太多的安全感 , 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
2.懂规矩的孩子更加自律
给孩子立规矩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行为的边界 , 一旦孩子接受了这个规矩 , 那么他以后说话做事都不会太出格 , 因为明白了越界后会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所以他们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 而不会故意去破坏规矩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 思考问题会更加理性 , 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 。
- 千万不要情绪化备孕,不然等来的不是怀孕而是姨妈
- “天才”胎儿走红,还在妈妈肚里就会“算数”,医生清华北大等你
- 吃一次等于吃8块橡皮泥,很多家长还在喂,孩子怎能发育
- 无创dn产检做无创DNA那么贵,可别随便做,没搞清楚这些问题等于白做
- 晚生|为啥有的宝宝37周就出生,有的却要等到40周?早生晚生有什么区别
- 严重|同是怀孕有人孕吐不止,有人却无感,孕吐分“等级”你在第几级?
- 饮食习惯|初中生“停止长高”的几种暗号,中了2条以上,基本等于“定型”
- 吃一次等于5瓶牛奶,医生:经常吃,可强健脾胃,孩子能多长8厘米
- 师范|安徽2022单招校考指导|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天使讲堂:宝宝不说话、说话晚怎么办?语言发育不能光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