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经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比离婚更可怕


夫妻经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比离婚更可怕

文章插图
虽然我们常说小夫妻吵吵架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于在民间还有床头吵架床尾合、吵吵闹闹才能白头偕老的说法 。夫妻经常必竟吵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
看着爸爸妈妈吵架,总是担心有一天他们会离开,从此没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更害怕因为吵架,让他们任何一方受到伤害 。甚至有一些懂事的孩子会为了不让父母吵架,而尽量去想各种方法让他们高兴,不让他们担心,减少他们为某些小事而争吵的理由 。
而一些家长,觉得自己过得根本不幸福,但又不想离婚 。总是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却终日‘硝烟’不断 。殊不知这种行为带给孩子的伤害更难消除 。”主持此项调查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有些孩子为此表示,“不想重复父母的悲剧,长大坚决不结婚” 。
王丽敏在调查中发现,与离婚相比,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 。建议夫妻间如有矛盾需要解决,应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要随意发泄 。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子女 。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夫妻之间相互攻击、谩骂,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终生难以弥补 。
吵架:夫妻间的表达艺术
美国一项历时17年的心理研究发现:夫妻闹矛盾时,吵架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压抑愤怒的夫妻日后的死亡率是表达愤怒的夫妇的5倍 。吵架是夫妻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也是对自己和对方的内心的探索,而吵架是一种艺术,夫妻双方都需要掌握吵架的目的和表达的规律 。
听清楚配偶的信息
吵架之中,你首先需要理解对方语言的三个层次:
1.听清对方话语的表面意思 。
2.意识到“言外之意”或“潜台词” 。
3.探索吵架内容背后对方的内心需求 。
轮到自己开口该慎重
你需要想清楚哪些话可以讲,哪些话不可以讲,讲什么才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尽量避免矛盾激化 。情绪激动之下,指责、蔑视、翻旧账,甚至升级到谩骂、揭伤疤、侮辱人格,吵架就会破坏彼此的感情了 。
吵架时切记被情绪控制,例如被配偶骂“你很讨厌!很烦人!”的时候,你的内心要是被激出愤怒,马上要展开报复,你就是被情绪所控制了,如果你的内心自信而有力量,就不会认为配偶的评价是客观真实的,愤怒也激发不出来 。
吵架不是为了打败对方
吵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要改变甚至打败对方,所以不要强迫对方赞同自己,若加上强迫的行为只能适得其反 。如果懂得运用吵架的表达艺术,那么吵架将成为夫妻生活的调剂,而吵架应该遵循如下规则:
1.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例如:“你这样做,令我很受伤、很难过”;“我感到很愤怒”;“我很伤心”,等等 。
2.声音声调尽量保持在中音和低音 。
3.语气柔和 。
4.目光平视,不要斜视或不屑一顾 。
5.眼神温和,不要眼露杀气 。
如何减少夫妻吵架给孩子的伤害?
当然,最好别让孩子知道你们吵架了,如果不幸让孩子看见了,听见了,请切记,你的观点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两性观和对人际关系的态度 。让孩子在你的口中学到对不同性别的尊重,以及面对冲突的理智吧,这样能确保孩子心灵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