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孩子一哭家长就哄,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反而害了孩子

【六一儿童网导读】婴儿哭通常代表了什么?啼哭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婴儿期,哭声是宝宝表达需要的最主要方式,当宝宝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往往就会破涕而笑。有经验的妈妈通过哭声就能了解宝宝的需求。
哭声|孩子一哭家长就哄,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反而害了孩子
文章插图
饥饿或口渴:宝宝的哭声洪亮,音调高,而且有规律,同时头部左右转动,口唇出现吸吮并伴随伸舌和吞咽的动作。此时试探性的用奶头碰触宝宝的嘴唇,如果宝宝立刻含住并吸吮起来,则给予喂奶。
感觉热: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前额轻度出汗。此时要将包裹的小被子松解,出汗多的话则需擦汗换衣。
感觉冷:哭声低沉,皮肤苍白,干燥,全身蜷缩,动作减少。此时要给宝宝加盖小被子。
吃奶不顺:宝宝在吸奶过程中,如果出现啼哭,哭几声后再吃,反反复复。此时应适当将奶嘴开口开大,以挤压后奶汁流出顺畅为宜。
发烧:哭声和平时不同,哭声时轻时重,哭声间隔也和平时不同,会缩短很多,有时会有面部潮红的现象。
疼痛:突然的尖叫啼哭,此时应检查宝宝身体有无碰到尖锐物体,或前往医院检查宝宝是否患了病。
尿湿:哭声常突然出现,有时会很急,下肢活动增多,此时要赶快更换尿布,以防尿湿疹。
这些是小宝宝哭声的常见表达,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已经会说话了的孩子他们的哭声表达往往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这种哭声最是家长容易忽视或者是去制止的一种哭声。
爱孩子是允许孩子哭泣
孩子哭,大多数父母都会坐立不安,焦虑纠结,难以接受,所以千方百计想让孩子停止哭,但其实,一再压抑孩子的情绪不让他哭,会给他带来很多危害!
1、 内心恐慌,失去安全感,变得退缩、封闭。
2、 情绪越积越多,到了hold不住的那一刻,可能会以父母不可预知的更具破坏力的方式爆发。
3、 从父母身上学到同样粗暴的处理情绪的办法,对他人及自身情绪缺乏了解,无法敏锐地察觉他人感受,或漠视他人的感受。
4、迫于压力,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隐忍,试图以此搏得父母欢心。一旦脱离父母,遇到合适的机会,则将负面情绪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身上。如攻击小伙伴,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前表现得蛮横不讲理等。
5、 压抑自己情绪,习惯以“刚强”的假面具示人。当遭遇无法承受的挫折时,反而更缺乏韧性。
所以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释放坏情绪的机会。接纳而后释放通常比维持表面上的欢笑更能给人实在的力量感和安全感。比起只想看孩子笑脸而一再制止孩子哭泣,允许孩子哭泣是爱孩子更正确的打开方式。
宝宝哭时该怎么做?
1、襁褓法:有人认为紧紧包裹起来会让宝宝哭得更厉害,其实不然。因为宝宝在妈妈的子宫中是被紧紧包裹着的,所以一旦胳膊被包裹起来,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做法:襁褓包裹宝宝也有技巧,不要把宝宝全身垂直包住,包成“蜡烛包”。应该尽量把宝宝的手臂裹紧,而把腿放松,否则会影响宝宝髋部发育。
2、侧卧法:宝宝哭闹时,许多父母习惯把宝宝仰抱,但仰着会让宝宝有一种往下掉的感觉。
做法:安抚宝宝时,不要让宝宝的脸对着妈妈的胸口,闻到母乳的味道会让他更容易哭闹。正确的方法是让他脸朝外,侧卧,让宝宝回到在母体中时最传统的姿势。
3、嘘声法: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9个月,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声音———妈妈的心跳声,肠胃蠕动的声音,血液流动的声音,说话的声音,还有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