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为什么还没倒?

如果不是几天前连咖啡的回归推文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这个创立于2014年的咖啡品牌的无限追忆,大多数人可能连想都不会想到这个曾经和星巴克、瑞幸一起掰手腕的公司也一度开了400多家线下咖啡店,连咖啡靠配送星巴克起家,最终推出自有的咖啡品牌 coffee Box,最终湮灭在和资本赛跑的路上 。
这很难不让人唏嘘几年前风起云涌的咖啡市场,真的搞不清为什么中国的投资人对咖啡这个舶来品有这么大的兴趣,但是真正将咖啡这个品类发扬光大的,严格意义上是瑞幸 。
【瑞幸为什么还没倒?】当然,如果现在随机抽一名朋友问你知道瑞幸最近怎么样了吗时,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大概快倒闭了吧” 。事实上,连我这样的从业者也这样认为 。
自2020年4月2日瑞幸自爆财务造假后,22亿营收虚增,舆论一片哗然,顶着“中概股史上最大造假丑闻”和“民族之光,美利坚韭菜收割机”的称号,成立不到三年的瑞幸咖啡,接连的经历,如坐过山车一般 。
直到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停牌,进行备案退市 。当时我们一致认为,完了,瑞幸要完了 。
直到几天前我去北京绿地中心税务局办税,隔壁有一家瑞幸咖啡,我打开小程序,发现不但能下单,还多了很多新口味,于是我非常好奇的下了一单,虽然没有3.8折的优惠,但也没有全价 。
整个流程下来非常流畅:小程序下单支付没有卡顿,店面正常运营,取餐码压在咖啡下,和之前几乎一样 。
难道过了5个月,瑞幸还没倒?甚至……过的还挺好?
好像是这样的,那些期待瑞幸倒闭的朋友们可能要再等等了 。
8月,瑞幸在总部厦门召开了会议,在会议上,瑞幸向外界传递了一组数据:全国4000多家门店照常营业,3万多名员工按时到岗,新增用户数量继续上升,7月瑞幸单店现金流已转正(300多家未营业的大学门店除外) 。
瑞幸咖啡管理层预计,2021年公司将实现整体盈利 。
这也就意味着,遭遇了财务造假、退市风波的瑞幸,似乎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不堪,离造假事件已经过去5个月了,谈不上起死回生,但似乎活得还挺好?
这是什么情况?是哪里弄错了?
管理层重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瑞幸的管理层换人了 。
事实上,自从前CEO和COO被停职之后 。瑞幸的管理层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状态 。
而就在7月14日,瑞幸宣布了新的高管:任命在造假事件曝光后便出任瑞幸咖啡代理CEO的郭谨一为公司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 。
此前,董事会已宣布曹文宝和吴刚成为公司董事 。
曹文宝是麦当劳的高管,吴刚曾任中国联航执行副总裁 。而瑞幸联合创始人、CMO杨飞,现在也多了另一个头衔,大增长中心负责人,承担起了此前COO的部分工作,可能称为CGO更为合适 。这意味着,瑞幸的整个管理层都进行了大换血 。
郭谨一是最早搭建瑞幸商业模式的创始人之一,之前一直负责产品和供应链,对外露面的机会并不多,我搜了一下郭的资料,得知他曾任职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
如今郭临危受命,首先就是要稳住军心,其中从对外的姿态也能看出:比如在年中管理层会议上提出,郭表示,瑞幸现在第一位关心的就是“员工”,团队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
而曹文宝则不用多说了,从麦当劳过来的高管,实干派,他被提拔为董事,很显然是希望他来稳定运营,优化门店 。之前瑞幸疯狂的扩张中出现了很多亏损以及单店盈利能力弱的门店,而曹的任务则是负责将之前提速的门店快速扩张的战略“慢下来”,如果瑞幸是一辆汽车,那么曹就是“刹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