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专题 如何克服宝宝假期的坏习惯( 二 )


“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 。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当然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原因,怕孩子冻着了,稍微冷一点就不放到外面去,其实是不对的 。
对策: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 。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 。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

坏习惯5
不学习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还是要完成的 。此外幼儿园阶段在学琴、学画之类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用来练习,不能随意间断的,即便在寒假里也需要坚持 。
对策: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比方画一张画,练一张纸的字等),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并要求孩子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他自己就能看到玩了多久、学习了多久,不会盲目地觉得“怎么我都没有得玩啊!
”如果简单粗暴地强迫他学习是会产生这种心理阴影的 。

坏习惯6
两面派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 。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
对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 。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 。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

坏习惯7
依赖心
本来在幼儿园里已经会自己吃饭、上厕所、收拾东西了,寒假待在家里,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况下,又变得事事依赖 。这些“退化”行为,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
对策: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 。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让他自己慢慢做,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 。”对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反过来,还可以让他帮大人一点忙,他会因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感到很自豪 。
坏习惯8
人来疯
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 。要不然就疯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对人不太有礼貌,或者不让别人好好说话,一定要插进来,弄得父母很尴尬;要不然就表现得很“拗”,一定要这样、那样的,不然就撒娇、耍赖、发脾气,让人很下不来台;再或者有很强的表现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