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英
一般情况下 , 无论因为先天遗传还是因为后天影响 , 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其父母的各种烙印 。
常听许多夫妻会在生活中说“看 , 这孩子多随我” , 或者“这孩子真像你” , 然而有些时候也会说“这孩子这方面怎么谁都不随呢”——我和我家先生就有过这样的感叹 。
在我家女儿很小的时候 , 就发现她个性鲜明 , 性格中有比较特别的地方 , 我们一直尊重她的个性发展 , 不过她身上自有我们父母双方的影子 , 那时并不觉得和我们有多大差异 。
到了青春期 , 我家女儿与自己父母不同的地方变得日益明显 , 这也一度成为了母女间亲子冲突的根源 。
跟我家先生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 他同样感到纳闷 。
谜底最终还是由我家女儿揭开 。
中考过后 , 女儿买了一本名为《天生不同》的书 , 告诉我们这是关于人格类型研究的学术书 , 一点也不玄乎 。
我忽然醒悟:人本来就天生不同 , 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像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并不存在 , 那么孩子与父母有所不同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
何况我和我家先生本就性情迥异 , 两个性情差别比较大的人所生养的孩子自然更容易和父母有所不同 。
女儿还热心地给我们发了测试链接 , 一家三口都用心地做了人格测试 , 结果我家先生是执政官人格 , 人群中占比百分之十二 , 相对大众化;我是提倡者人格 , 人群中占比百分之一 , 相对稀少;我家女儿是建筑师人格 , 人群中占比百分之零点八 , 相对罕见 。
无论如何 , 人格测试分析都令我们直呼“真准” , 并且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 重新认识彼此 。
原来当我和女儿发生冲突的时候 , 并非母女不能相容 , 而是因为我们天生不同 。
【不是我们不能相容,只因我们天生不同】面对同一件事 , 我们各自切入的视角与侧重的要点不同 , 所产生的感受以及看法自然不同 。
这与三观无关 , 也与心理无关 , 只是因为天生的人格类型不同 , 所以才会带来日常为人处世方式的不同 。
理解并接受了家人各自所属人格类型的不同 , 就能重新审视我们的亲密关系处境 , 从而积极作出有效调整 。
人格类型天生不同的诠释 , 无疑可以成为积极化解亲密关系冲突的理性指导原则 。
首先 , 我对那爷俩强调 , 天生的人格也需要后天自觉进行调整 , 优势要保留 , 劣势尽量要避免 。
其次 , 我们觉得在和对方有所冲突时 , 就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作出恰当的解释 , 从而达成谅解 。
还有 , 关于各类人格的告诫一定要重视 , 在日常生活中要把这一告诫运用到实践中 , 合理行事 。
在亲密关系中 , 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喜欢趋同 , 总希望家人和自己保持一致 , 却忽略了人与人本就天生不同 。
真正的和谐关系 , 必然是“和而不同” , 而非“既同又和” 。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人们在平时总会忘了这一点 , 尤其在家庭中更容易忽略家人之间的天生不同 。
当一家人正视了天生不同并予以尊重 , 亲密关系中的人格差异反而可以形成良性互补 , 而非冲突源头 。
我家先生善于行动 , 具有利他性 , 却不够细腻缜密 , 有时显得冒失一些 。
我长于思考 , 乐于利他 , 却行动迟缓 , 过于感性 , 常常忘了照顾好自己 。
我家女儿富有理性 , 能专注于自己的世界 , 易被误解为对其他反应淡漠 。
我们仨 , 貌似差异很大 , 实则互补性很强 , 简直是奇妙的家庭互补人格组合 。
- 人老了,有三件事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对子女说,记住了
- 小学孩子喜欢自言自语,不是幼稚或不成熟表现,从心理学分析原因
- 季经|季经是不是很难怀孕 季经如何增加受孕机率
- 校花晒出0~18岁成长照,从丑小鸭长成白天鹅,颜值变化惊艳网友
- 难孕或许不是你的问题,周围环境才是“元凶”,决定你是否能怀上
- 经常挨打和很少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父母要重视
- 抑郁不是大人才会有,若你家孩子有这5个层面的变化,家长要小心
- 生气|总生气会让人变丑是真的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爱生气
- 谁带大的孩子更优秀?不是妈妈也不是奶奶,答案让宝妈们愤愤不平
- 女生怎么就不能光着膀子?孩子用漫画作答,妈妈躺着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