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秩序敏感期的应对方法


孩子遭遇秩序敏感期的应对方法

文章插图
一天 , 家里来了客人 , 房间很黑 , 为了方便大家聊天 , 妈妈把客厅的灯打开了 。云云睡觉醒来 , 走进客厅一看灯亮着 , 非要妈妈把灯关上不可 。妈妈跟他解释 , 说天太黑了 , 感觉不好 , 可云云就是不让 , 直到妈妈把灯关上了 , 他才不闹 。
还有一天吃饭 , 爸爸太饿了 , 先坐到靠墙的一把椅子上 , 云云看到了 , 说什么也不上桌吃饭 。妈妈说:“你的小勺子、小碗都准备好了 , 你怎么不吃饭啊?”云云不吱声 , 哼哼唧唧要哭 。这时 , 奶奶明白了:“是不是你爸爸占了奶奶的座?”云云点点头 , 直到爸爸起来、奶奶坐到那里 , 云云才不闹了 , 才开始吃饭 。
妈妈纳闷 , 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矫情呢?
天生的秩序感
不是宝宝矫情 , 而是宝宝进入了秩序敏感期 , 处于这个时期的宝宝 , 内心的秩序感要求外部的秩序必须与之相符 , 否则宝宝会觉得不舒服、会感到痛苦 , 就会以哭闹、强烈要求大人弄回原来的样子而抗议 。内在的秩序感就是宝宝记得的上次见到某个物品、上次经历某个事件的状态 。
宝宝天生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 。他们需要父母从出生以后 , 就为其提供整洁、规则、文明的生活环境 , 这样才会符合他们的内在秩序感 , 他们才会感到舒服 。如果父母没有配合宝宝 , 而是让宝宝生活在一个乱糟糟的环境里 , 那么宝宝在适应了一段时间后 , 就会觉得这种乱象才是应该维持的秩序 。所以说 , 内在秩序感能够帮助宝宝形成一种有秩序的生活 。
儿童的秩序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 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 , 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个阶段 , 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 ,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个阶段 , 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 , 一切要重新来 。
所以 , 当宝宝为了某件事情或者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而哭闹抗议的时候 , 妈妈不要妄下断言觉得宝宝在无理取闹 , 而要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 , 不要说宝宝霸道 , 也不要埋怨宝宝固执 。宝宝这些对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表现 , 反映了宝宝对空间秩序感的认识和体验 , 是宝宝提高感知觉能力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 妈妈顺从宝宝就是对宝宝成长的支持 。
培养宝宝好习惯
有秩序的环境令宝宝感到安全 , 因此利用宝宝维护内心认定的秩序倾向这一敏感期 , 培养宝宝建立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 会非常容易 。
1.接纳宝宝的固执
宝宝年龄还小 , 思维是单维度的 , 所以宝宝的秩序感具有刻板性 , 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 。
加之3岁前宝宝的记忆时间短暂 , 他只记得最近的情况 , 如果最近吃饭的时候 , 他跟奶奶挨着坐 , 那么他就会忘记以前是和爸爸挨着坐的 。如果他的旁边坐的不是奶奶 , 他就要喊叫 , 因为他要跟奶奶挨着坐 。
妈妈当然不会记得宝宝眼中的世界 , 当宝宝有情绪波动的时候 , 只要放慢速度 , 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 , 搞清了宝宝的想法后 , 按着他的意思来 , 宝宝自然就接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