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Qing听丨“我是从哪里来的?”面对孩子的疑问你该怎么答?这里有答案( 二 )


胡萍认为 , 绘本是给孩子看的 , 这套绘本很适合亲子阅读 。 父母在学龄前孩子的性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儿童性健康教育父母需要先学习 , 父母要先看绘本 , 理解绘本 , 跟孩子一起看绘本 , 再去跟孩子交流 。 ”
这套绘本一共有三本 , 让孩子从三个角度来看待生命的美好 , 传递了“生命源于爱”的理念 。
两套畅销绘本落地中国的背后
胡萍的这套新绘本是与蒲蒲兰绘本馆合作的 , 胡萍与蒲蒲兰绘本馆的缘分起因于两本很畅销的性教育绘本《小鸡鸡的故事》和《乳房的故事》 。
这两本绘本是蒲蒲兰绘本馆在2012年策划推出的 。 现在蒲蒲兰编辑部的主编李波就是当年这两本绘本的编辑 。
李波回忆 , 当时儿童绘本还不是特别被大众所关注 , 尤其是性教育方面就更被忽视 。 当时蒲蒲兰绘本馆已经非常关注世界范围内不同年龄段的优秀绘本 , 当看到来自日本的这两本绘本时 , 他们觉得 , 对性有所好奇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事情 , 中国家长也应该有这样的需求 。
李波坦陈 , 当时在引入《小鸡鸡的故事》和《乳房的故事》时 , 也担心会不会被市场接纳 , 担心过家长的质疑 。 但他们仔细研究过后觉得 , 绘本的内容表现的是很温暖的爱的主题 , 讲述的核心是告诉孩子要好好的珍爱和保护自己 。 绘本的颜色使用也很温暖 , 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 他们觉得 , 这两本绘本传递的是爱的能量 , 于是就尝试了一下 。 “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宣传推广方法 , 基本上都是靠读者口口相传 , 但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 很多读者都说面对孩子关于性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 , 有了这样的绘本 , 非常有帮助 。 ”李波说 。
在翻译和编订这两本绘本时 , 编译人员也进行了一些修改 , 李波介绍 , 修改之处主要是针对一些有文化差异的内容 , 使用了更适合中国读者的文字表达 。
就是在这两本书的制作过程中 , 李波认识了胡萍 , 他们邀请胡萍作为性教育专家 , 来对这两本绘本的整体尺度进行审校 , 胡萍也认为这两本书的整体尺度适宜 , 只需要在一些专业名词上调整一下 , 让其更适合中国家庭接受的范围 。
尽管有了修改和心理预期 , 也有胡萍来进行审校把关 , 但这两个绘本面世的时候 , 李波还是非常担心 , 就怕绘本无法被读者接受 , “那时候我还没有孩子 , 并不切身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 以及家长的需求 , 如果读者不能接受怎么办?”
很快 , 李波的担心就被证明是多余的 。 这两个绘本的销量一直不错 , 当时每本印了5000册 , 后来又不断加印 , 最后印数甚至超过了在日本的销量 。
但李波并不认为这是性教育绘本的成功 , 他觉得这两个绘本在中日两国的销量没有可比性 。 “因为日本类似题材的绘本比较多 , 读者可选择的余地更大 。 ”
中国年轻家长的观念转变
其实这些年来 , 李波能够感受到中国家长对于儿童性教育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提升 。 《小鸡鸡的故事》和《乳房的故事》两个绘本从2015年开始 , 印数明显增加 。 她估算了一下读者群的年龄 , 绘本是针对3-6岁儿童的 , 那么他们的父母应该是以八零后为主体 。 李波觉得 , 这是一种进步 , 年轻的父母已经会主动去为孩子寻找性教育绘本 。
胡萍也发现 , 她的《善解童贞》销量也一直在增加 , 到现在已经在做第四版的修订了 。
胡萍老师从完成《善解童贞》后就一直想把“我从哪里来”这个主题做成绘本 , 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 到这个时候 , 蒲蒲兰绘本馆和胡萍在绘本主题上达成共识 , 他们要做一套中国自主原创的性教育题材绘本 , 做一套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生命源于爱”的温暖风格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