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 七 )


46、土家族 (tǔ jiā zú)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现在属于重庆市)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 。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孝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孝敬 。
47、仡佬族 (gē lǎo zú)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 。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 。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 。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
48、土族 (tǔ zú)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 。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 。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
49、佤族 (wǎ zú)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
50、维吾尔族 (wéi wú ěr zú)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 。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
51、乌孜别克族 (wū zī bié kè zú)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纪,逐渐形成民族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
52、锡伯族 (xī bó zú)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 。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 ,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
53、瑶族 (yáo zú)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