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放下就醒!这是为何?

“轻手轻脚 , 踮起脚尖悄悄走到卧室 , 生怕弄出一点响动...”生过娃的妈妈恐怕对这个画面再熟悉不过了 。说到头一年宝宝哄睡这个话题 , 每一个妈妈都能写出一部血泪史 。“轻手轻脚 , 踮起脚尖悄悄走到卧室 , 生怕弄出一点响动...”生过娃的妈妈恐怕对这个画面再熟悉不过了 。说到头一年宝宝哄睡这个话题 , 每一个妈妈都能写出一部血泪史 。尤其是放下就醒的“落地响”宝宝 , 明明在怀里睡的很香甜了 , 可是一沾床就醒 , 即使妈妈动作再轻柔 , 也是一放就醒 , 反反复复 , 妈妈真是累的苦不堪言 。

宝宝一放下就醒!这是为何?

文章插图
揭秘!新生儿一放下就醒的原因
1、内耳前庭反射作用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内耳前庭器官? 内耳前庭:位于内耳 , 具有调节身体平衡的特殊能力 , 特别针对头部位置变动 , 做出及时的身体调整 , 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 。
所以当我们(把宝宝的头轻轻放到床上 , 再把身体平放)这时候 , 内耳前庭就会给人体发出预警 , 让宝宝感觉自己身体仿佛失去了平衡——就像成人睡前身子猛地一抽 , 仿佛是一种深坠悬崖般的感觉 。
2、刺激脊柱神经 , 产生反射
除了失去平衡刺激到宝宝的内耳前庭以外 , (从抱着到放下)这个姿势也刺激到宝宝的脊柱神经 。
当我们先放平宝宝的腰臀 , 再轻轻让宝宝头部落床这个姿势 , 会让宝宝的脊柱受到刺激 , 从而激发到宝宝的原始反射 , 出现扭动身体、大哭的情况 。
宝宝一放下就醒!这是为何?

文章插图
3、新生儿身体紧张 , 形成拥抱反射
新生儿还有一种原始反射就是拥抱反射 。
当新生儿的姿势被突然改变时 , 宝宝就会习惯性:先把两上肢向两侧外展伸直并张开手指 , 同时两下肢也伸直 , 然后四肢同时向胸前屈曲内收 , 呈现拥抱状的姿势 , 同时伴随着啼哭 。
但是这种自然反射一般在出生后4~5个月就会消失 。这个条件反射也可以理解为新生儿身体容易紧张 , 身体还没有适应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 。
4、新生儿特殊的触觉和空间感
其实 , 宝宝从妈妈怀里到床上是个很短暂的时间 , 但是为什么那么容易醒过来呢?这其实归咎于新生儿特殊的触觉和空间感 。
触觉(体温):当我们抱着宝宝睡觉的时候 , 宝宝对妈妈的体温是很重视的 , 而当我们把宝宝放下的时候 , 触觉较敏感的宝宝就能迅速感觉到妈妈的体温越来越少 , 越来越远 。
空间感:当我们抱着宝宝身体 , 或者近距离接触宝宝时 , 会形成一个让宝宝感到安全感十足的小空间 。而当我们把宝宝放下的那一瞬间 , 空间感敏感的宝宝就能迅速感觉到这个“安全空间”消失了 , 这些突然的改变从而让宝宝感到恐惧 , 导致惊醒还有啼哭 。
因此宝宝“一放下就醒”这个事无非就是宝宝感觉到安全感消失 , 身体突然紧张而引起的 , 属于宝宝自我保护的一种原始反射 , 作为妈妈我们更应该理解我们的小宝贝 , 应该用耐心去消除他们这些恐惧心理 。
宝宝一放下就醒!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