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宝宝爱磨蹭的11个元凶( 二 )


No. 6 比较胆小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 , 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 , 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 , 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孩子也会慢吞吞的 。比如 , 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 , 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 , 在上学的路上 , 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 , 以此来 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
No.7 父母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 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 , 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 , 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 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 。父母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 时间长了 , 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
No.8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 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 , 怕自己出错 , 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 , 速度自然就快不了 , 然而越 是担心、越是害怕 , 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 , 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 , 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 , 反而会更慢了 。
No.9 父母包办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包办 , 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 , 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 , 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 理的工夫太长 , 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 。殊不知 , 这样时间长了以后 , 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 , 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 , 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 , 因为孩 子知道 , 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 , 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 , 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
No.10 与父母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 , 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 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 , 父母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 , 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 额外的作业 , 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 , 反正不能闲、不能玩 。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 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 , 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
No.11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 , 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 。但孩子则不一样 , 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 事的过程 , 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 , 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 , 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 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 长 , 于是 , 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 , 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