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孩子进行“金钱误导”


别对孩子进行“金钱误导”

文章插图
金钱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中重要的课程 。父母花钱的方式以及对金钱的谈论,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决定了孩子长大后与金钱的关系 。

相关关键字:早教

别轻易说——“我们买不起”
案例:一天,6岁的明明跟着妈妈去商店 。在玩具柜台前,明明盯着橱窗里的那个变形金刚擎天柱停住了脚步 。妈妈见状,就对明明说:“那么贵的玩具,我们家可买不起!”拉着明明就走 。
专家解析:明明妈妈的这句话的潜台词让孩子费解:是今天买不起,还是永远买不起?或者是不想在这上面浪费钱? 。其实,明明妈妈完全可以列一个每月开支计划(哪怕是比较粗略的),帮助孩子清楚地明白愿望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别,比用“买不起”来搪塞更有说服力 。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善于察言观色,通过父母的解释后会放弃 。所以,对孩子进行金钱和责任方面的教育,永远不会太早 。
提示:平时,全家人可以坐在一起,把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列出来,排除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愿望 。然后每月划出一笔钱,轮流帮助大家实现愿望 。这样的好处在于,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实现愿望的机会,而节约和等待将会增添得到心仪礼物时的兴奋 。
别开口说——“要啥只管说”
【别对孩子进行“金钱误导”】 案例:爸爸妈妈平时不管去哪买东西,总忘不了给宝贝女儿添个芭比娃娃,或者是游戏机 。即使妈妈带女儿逛玩具商店时,也都会对女儿说:“你想要什么,只管对妈妈说!”
专家解析:这肯定要宠坏孩子的 。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孩子觉得,钱总是会有的,价格从来就不是问题 。只要提出要求总会得到满足,那么孩子以后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将很难获得动力 。当父母偶尔对孩子的要求说个“不”时,孩子早已不能接受了 。其实,花钱和爱孩子是不能划等号的 。
提示:父母最好不要随便送孩子礼物 。即使带孩子去商场时,也要事先约定好只买购物单上列出的东西 。孩子开始时可能会哭闹,但大多数孩子的适应过程都比父母想象中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