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是哭闹,不讲理,越是教育的好时机,不信你看

爱一个听话乖顺的孩子是容易的 , 但是爱一个怎么说都不听的叛逆孩子 , 是很考验爸妈耐心和修为的 。
“我那么爱你 , 我是很想和你好好说话、好好相处的 , 可是你就是不能好好配合 , 太让人恨了 。 ”这是无数忍不住要动手“修理”孩子的大人们的想法 。 OK爸也曾在搞不定OK时问我:“要不要狠狠打一顿?!”吓得我立马朝他翻白眼:“开什么玩笑?”后来得知那阵子OK爸和OK同班学围棋的几个家长交流 , 似乎全都打过孩子 。 其实 , 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家庭非常多 , 有数据表明 , 即便到现在 , 仍有50%以上的中国家庭在日复一日地实施着“不乖就打”的方针 。 央视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 , 虽然采样点是相对落后的山村 , 但是片中所纪录的由老人主力带娃的家庭却是繁华都市中无数养娃家庭的复刻 , 片中折射出的“隔代养育”问题 , 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中在育儿问题上绕不开的痛 。 而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 则是前来帮助这些老人提高育儿质量的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和做法 , 它不仅适合家有“隔代育儿难题”的爸妈看 , 也适合普通的爸妈 , 因为对于“如何用更理性、更合理的方式教养孩子”这个话题 , 本身就是每个爸妈的思考 。 ▼孩子不听话 , 只能狠狠打片中记录最多的是一个名叫垶杰的男孩 , 在奶奶的日常照料下发生的各种互动 , 也是无数老人带娃的缩影 。
孩子越是哭闹,不讲理,越是教育的好时机,不信你看
文章图片
1岁9个月时的垶杰 , 爸爸妈妈常年外出打工 , 垶杰和姐姐留在老家被爷爷奶奶照顾着 。 拍摄期间 , 爷爷重病离世 , 妈妈带走了姐姐 , 只有奶奶和垶杰留在了老家 。
奶奶接过了垶杰全部的照管工作 。 奶奶很爱垶杰 , 尽自己的所能在照顾小垶杰 , 但她也很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孙子比别人家的孩子要不听话得多 。 她每天大量的时间在和孙子拉锯和战争:孙子做任何事在她看来都是错的、不应该的 。 她发出禁令 , 但孙子却偏偏要去做 。 于是奶奶日常的管教方式可以简单的用三个字来总结:禁!打!关!第一招 , 凡是看不惯的行为 , 一律用“不”来禁止 。 垶杰是个天生好动的孩子 , 总喜欢摸摸这里戳戳那里 , 走在路上想要去摸摸东西 , 奶奶就赶紧说:不要摸 , 摸了割手 。
孩子越是哭闹,不讲理,越是教育的好时机,不信你看
文章图片
看见厨房柜子下面有东西 , 就顺手想要拿 , 奶奶马上说:不能拿 。
孩子越是哭闹,不讲理,越是教育的好时机,不信你看
文章图片
在别人家玩也是 , 在奶奶眼皮子底下各种不行 。
孩子越是哭闹,不讲理,越是教育的好时机,不信你看
文章图片
和小朋友一起玩花花 , 垶杰一只小手刚举起来 , 奶奶的警报就拉响了 , 赶紧制止他:不准打哥哥 。 吃饭的时候 , 想要去摸姐姐 , 奶奶看到又赶紧制止:不能摸 , 摸都不能摸 。
孩子越是哭闹,不讲理,越是教育的好时机,不信你看
文章图片
看到这里 , 我突然有一种全世界都有同款奶奶的错觉 。 也不知道这个“不字诀“最早源自何处 , 竟然不分城乡不分南北都在奶奶辈中严格的贯彻着 。 第二招 , 喝止不了的行为 , 只能狠狠打 。 去儿童发展中心把一个小朋友的鼻子咬破了 , 奶奶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拖出去屁股上打几下 。
垶杰下雨了还要在外面玩车 , 奶奶怎么劝说娃都不听 , 最后奶奶就是一顿小木条抽的他哇哇哭 。 想玩水 , 结果奶奶也是拿起了小木条 , 反手就是一击 。
奶奶觉得对付垶杰这样的皮孩子 , 只能打 , 还要打到他痛 , 用手是不行的 , 要找工具——“你要是用手打 , 他是铁皮皮人 , 你得弄个小条条 , 把他手指打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