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育儿爸爸”既甜蜜又纠结|山海经 | 育儿假

“育儿爸爸”们的甜蜜与纠结是一面镜子。
“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至今仍在日本占据主流地位,但这一传统家庭分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日本2010年起正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家庭育儿方式,鼓励更多男性将目光望向家庭,成为工作与育儿两不误的“育儿爸爸”。
十年过去了,在一系列法律和制度的支持下,越来越多日本男性开始尝试扮演“育儿爸爸”,但男性育儿假的比例始终难以上扬。厚生劳动省去年一项调查显示,日本男性育儿假比例仅7.48%。这与目标相距甚远:2015年《日本振兴战略》规定,2020年男性育儿假比例要达到13%。
警钟已经敲响。近年来日本少子化趋势不断加剧,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1.26亿人,较2015年减少86.8万人。去年日本出生婴儿仅约84万人,跌至有统计以来最低。
从口号到实践,日本如何打造一个真正的育儿友好型社会?“育儿爸爸”们的甜蜜与纠结是一面镜子。
育儿从“单打”到“双赢”
“休育儿假,丰富了我的人生。”30岁的伊藤翼在日本“育儿爸爸”网站上写道,“家人会笑得更多,自己个人的阅历也会增加。”
伊藤是爱知县的一名公司职员,请了大约6个月的育儿假,以迎接二女儿的出生。“我很幸运,同事们理解并接受我的选择。”
伊藤觉得,男性请育儿假至少要1个月,“因为第一个月很难习惯,一个多月后才可以体验到育儿乐趣”。在休育儿假的同时他开始学习,希望获得“婴儿睡眠顾问”的从业资格。结果他不仅帮助了女儿改善睡眠,还收获了“另一种事业”——因为一直接受睡眠困难婴儿父母的咨询,与人的联系越来越多。回去工作后,他还在公司内部举办“睡眠班”和“爸爸育儿班”,传递育儿乐趣。
日本“育儿爸爸”既甜蜜又纠结|山海经 | 育儿假
文章插图
育儿不该是妈妈一人的责任。图源:GJ
“如果你追求育儿的乐趣,就会面对内心的自我,结果会发现一些新东西。”伊藤感慨,育儿假让自己产生了感激之情,甚至想以社会贡献的形式回馈。他认为,为了让日本充满孩子们的笑容,爸爸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在“育儿爸爸”网站的宣传海报上,“育儿爸爸”们的形象是武士,只不过怀里的不是刀剑而是婴儿。育儿从来就不该是妈妈一人的战争,从“单打”到“双赢”,更多的“育儿爸爸”对此有深切感受。
日本“育儿爸爸”既甜蜜又纠结|山海经 | 育儿假
文章插图
“育儿爸爸”宣传海报。图源:ikumen-project
40岁的今田尚辉是北海道一名公务员,休了育儿假后,他买了一辆三座自行车,每天往返幼儿园接送一双儿女。他尽量不开车,这样能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路边的鲜花,蓝天白云,暖暖的阳光和惬意的风。
尽管他认为日本职场存在“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必须加班”这样的氛围,但自己恰恰在这种情况下请到了育儿假,回到工作岗位后也一直灵活平衡育儿和工作。“尽管并不总是能做好,但没想到还有不少人站在我这边。我们收到了很多鼓励,从不孤单。在很多支持下,我克服了困难,为此感到自豪。”
成为“育儿爸爸”后,今田的空闲时间变少了,但他对此并没有不满意,因为育儿有更多乐趣。在他看来,社会氛围是需要创造的,需要慢慢营造“工作重要,家也重要”的氛围。
在厚生劳动省支持下,近年来一些日本民间组织成立了“育儿爸爸”专门网站,为“育儿爸爸”们搭建交流与咨询的平台,并定期评选“育儿爸爸之星”作为成功案例宣传。
“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是一种乐趣。尽管每天都很累,有做不完的家务,常常不知道怎么分配时间。”第一届“育儿爸爸之星”西村贵志说,“后来回去上班,觉得干劲更足了,因为孩子在家里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