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今天上午,婆婆哄娃吃饭,娃不想吃只想玩,她嘴里说着“不要不要”,然后到处乱跑,婆婆先是好言好语的劝说,后来实在不耐烦了,直接吼了娃一句,不吃饿死你拉倒!
结果娃顿了一下居然笑起来了,然后继续跑,不吃饭。婆婆看到吼叫不起效果,只好又端起饭碗,追在后面喂饭。过了一时,觉得自己刚刚吼孩子有点失言,言语中又透露一丝讨好。
上述的情况不知你是否遇到过呢?这些话你是否经常说呢?
下次你再这样做的话,我就......
你要不要吃饭啊?要不要喝水啊?吃点水果好不好啊?
你可以把鞋穿上吗?脱鞋真的好吗?
心理学表明,孩子从两岁开始,就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个时候,也是孩子和家长冲突逐渐展开的时候。随着娃越来越大,很明显娃的有些行为不再受我们的控制。有时候我们希望孩子安安静静坐着吃顿饭,孩子偏要和我作对。在孩子不听从指令,和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的决策和反应,将影响孩子一生。
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文章插图
如果出现了上述的情况,家长们就一定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否则,孩子要么变得暴躁,要么以后常常要挟父母,或者在讲道理的时候胡搅蛮缠。
在《爱的管教:将亲子冲突变为合作的7种技巧》里,作者贝基·A·贝利给父母们介绍了7种自我控制的力量,以及衍生出来的7种技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孩子的不配合,父母需要学会正确的说拒绝,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帮助孩子和自己健康的成长。
一.说拒绝的误区:咄咄逼人和被动攻击
不论是给孩子穿衣服穿鞋子,还是孩子打人抢东西,面对孩子种种的麻烦和不配合,家长往往有两种反应:大喊大叫和威胁,不断妥协让步,默许。
然而这样的处理冲突的方法,只能带来两种严重的后果:
如果大喊大叫和威胁,那么就教给了孩子,以后面对问题时用粗鲁的方式回应。
如果妥协让步和默许,就教给了孩子侵犯他人,也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这两种处理冲突的方法,显然都不对。贝基·A·贝乐说:管教孩子的核心,在于坚决。
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两种错误方法的日常表现:
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文章插图
咄咄逼人
什么叫咄咄逼人呢?就是家长在对孩子发出指令的时候,非常的粗鲁和专制,比如说:“你现在赶紧吃饭!”“你现在不要再哭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你伤害了我!”
这些话通常以“你”开头,看似在和孩子沟通问题,但是指令的矛头都指向了人,而非关注的问题。这种以“你”开头的指令,通常会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和反抗,因为孩子感觉被冒犯了。
通常伴随咄咄逼人指令出现的,还有这样一些情况:
1.关注人,而非问题: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自私!
2.代表他人讲话,而且经常盖帽子:你们只是把用手机查资料当成玩游戏的借口!
3.高频率出现“总是”“一直”“从不”这样的词语:你总是这样懒惰!
4.以为孩子在攻击自己:不要和我顶嘴!
5.使用空洞的夸大的威胁:再这样我要把你扔到窗户外面!
6.夸大的惩罚:从现在开始,你一天都不要吃饭!
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文章插图
被动攻击
和咄咄逼人相反,被动则是一种讨好的行为,家长有时候想要表现的很民主。通常会这样问孩子:
“马上我们要去外婆家了,我们现在要不要穿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