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二 )


“我们现在吃饭,好不好?”
“你可以系好安全带吗?”
这些问题提出之后,假设孩子正在玩耍,一点都不想配合家长,当家长的耐心消耗完之后,有些家长可能会气急败坏,又重新变成咄咄逼人的样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不穿我就要揍屁股了!”
所谓的被动就是,家长将选择权完全出让给孩子,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本质上是一种讨好。但是有些问题属于原则问题,比如吃饭穿衣这类问题,不需要孩子自己选择和做主,而且孩子遵从时也不需要解释任何理由和原因。
家长所谓的民主,其实是一种没有原则和底线的假民主。因为这些问题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当孩子拒绝不配合时,家长就开始激动起来,心理过程是“对你好你不听,现在我要来点硬的,这都是你该的!”这就叫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文章插图
二.说拒绝,应该明确而坚决
那么,当孩子不配合,甚至撒泼耍赖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应该明确而坚决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行为。
可是做到坚决却相当的不容易,在这里给大家提供4个步骤:
第一:给孩子明确且有用的信息。
全职妈妈在上班前送孩子上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假设今天孩子起床很磨蹭,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快点穿衣服,你会怎么表达呢?
你再不快点儿,妈妈就要迟到了!
你为什么还不穿衣服?
快点儿,我们要马上出门!
类似以上的话,我们可能都说过,但是这些话能够给孩子的有用信息非常少。所以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现在,妈妈来帮你把裤腿套到腿上,你自己把上衣穿好。”这就是明确而有用的信息。
在《爱的管教:将亲子冲突变为合作的7种技巧》里,有一种技巧就是“关注你想要发生的”而非关注问题和情绪。
所以,有的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被当下所处的环境吸引了注意力,且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明确有用的信息,帮助孩子开启第一步。
第二:开口前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之前婆婆每天做好了饭菜喊我女儿吃饭,我观察到女儿总是沉浸在拼图或者玩具中,有时候抬头看一眼,有时候甚至理都不理婆婆,把吃饭指令当成耳旁风。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走到孩子的身边,或者面前,然后碰碰孩子的手或者肩膀,和孩子眼神对视,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放下手中的玩具,洗手吃饭。随后称赞孩子的作品,并承诺等吃完饭之后再陪孩子玩耍。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手势,帮助孩子完成指令。
指令|家长4步拒绝孩子不当言行,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教会孩子成长
文章插图
第三:使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
和“你-信息”相对的是“我-信息”。前者关注人,后者则关注问题和感受。举个例子,当我们下班回家感到非常累,孩子非要缠着你和她一起玩,这个时候你有两种说话方式: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都累死了,你都不知道体谅一下吗?”
还有一种方式是:“我现在真的很累,妈妈需要休息一下,我只需要3块饼干的功夫,就能好好陪你啦”
那么第一种回复的方式就是“你-信息”,这样的信息针对的是孩子,孩子会责备自己或者被激怒,而第二则是“我-信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给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撒泼的时候,比如说孩子突然打了一下妈妈,有的妈妈会说:“你为什么要打妈妈?”其实很多孩子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打,因为觉得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