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对认字有兴趣,不要拦着,如果没兴趣,也不要逼孩子

还记得去年某个周末带宝宝回姥姥家 , 我妈激动的跟我说 , 宝宝真是太聪明了 , 你不会生了个天才吧?
我一听也很来劲 , 我姑娘怎么了?我母亲大人发现了宝宝身上什么未发掘的潜力?我不会是下一个居里夫人她妈吧?
抱着无限憧憬听完姥姥眉飞色舞的描述 , 我才知道 , 是我想多了 。
原来 , 她给宝宝念唐诗《草》 , 前三遍只是安静地听 , 念到第四遍的时候 , 宝宝就能跟她一起复述了 。
我还以为是啥惊天神技能了 , 原来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正常状态 。
自宝宝出生之后 , 我们从未中断过读书 , 但我们从未刻意的教她机械性的记过任何东西 。
所以很多小朋友都能准确地回答 , 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叫什么名字的时候 , 每次被问 , 都一脸呆萌 , 答非所问 。 我们有时会解释 , 有时却不 。
姥姥总是一脸嫌弃 , 嫌我们连这些最基本的都不教 , 我们的想法却是 , 早晚都能学会的东西 , 何必急于一时 。
宝宝对认字有兴趣,不要拦着,如果没兴趣,也不要逼孩子
文章图片
都不知道三叔二大爷是什么概念 , 机械的复述名字有什么意义?
宝宝对认字有兴趣,不要拦着,如果没兴趣,也不要逼孩子】但是又过了几个月 , 宝宝突然就能理清各种家庭人物关系 , 比如她姥爷常会考她:
你给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姥爷
谁管你小姨叫妈妈?
小表弟
小表弟给你姥姥叫什么?
姥姥
你给妈妈的姥爷叫什么?
太姥爷
你给姥姥的妈妈叫什么?
太姥姥
你二舅姥爷家的小宇你要叫什么?
舅舅
她都能对答如流 。
0-6岁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期 , 在这段时间 , 应该着重发展唯有这段时期才会有的敏感期能力 。
比如:安全感、自信心、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 , 这些软实力 , 才是“过了这村 , 没这店了” 。
如果真的想在孩子脑袋里塞东西 , 也应该是这些东西 , 而不是让孩子集中、刻意、提前去学那些他今后有大把时间去学的东西 , 比如自己几岁?自己的二大爷叫什么名字?
当然 , 也比如认字 。
所以 , 当今年奶奶激动的说 , 上幼儿园了教她认字吧?
打住 , 千万别!
宝宝对认字有兴趣,不要拦着,如果没兴趣,也不要逼孩子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不要急于认字的观念 , 早在半个世纪前 , 就有了这样的呼声 。
1968年 ,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 , 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第一个字母“O” 。
这位妈妈非常吃惊 , 问她怎么认识的 。 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 ”
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 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 。
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 , 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 , 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 , 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
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 , 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
诉状递上之后 , 在内华达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 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 , 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作 , 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 , 认为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 。
然而 , 这位母亲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 , 哪怕倾家荡产 。
三个月后 , 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 , 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 。
可以说 , 美国政府在保护儿童想象力、抵制超前教育上的付出是不遗余力的 。 美国《公民权法》规定 , 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基本权力必须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