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处理方案

呕吐的三种类型
1、溢乳
多见于6个月内的小婴儿 , 尤其是新生儿 。这与水平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紧张及喂养不当有关 , 表现为少量的奶汁反流入口内或溢出口腔 。
一般改进喂养方法或者随年龄增长可自愈 。
其次是反胃现象 , 由于下颌和咽部肌肉运动加强 , 使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 , 这种现象6个月以上的婴儿比较容易出现 , 同时还会伴精神状态异常的现象 , 导致营养不良和体格发育障碍 。
2、普通呕吐
吐前常有恶心 , 以后吐一口或连吐几口 。连吐或反复呕吐均是病态的 , 多见于胃肠道感染、过于饱食和再发性呕吐 。
3、喷射性呕吐
吐前多无恶心 , 大量胃内容物突然经口腔或鼻腔喷出 。多为幽门梗阻、胃扭转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所导致 。
护理小常识
【新生儿呕吐处理方案】有些孩子经常发生呕吐 , 针对孩子的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呕吐 , 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护理 , 减少呕吐的再次发生?看看下面的小常识吧!
1、提倡抱起喂奶 , 必须卧位哺乳时 , 采用头高脚低位 。母乳喂养者 , 每次哺乳前温开水擦洗乳头 , 并以四指托起乳房 , 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 , 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 , 奶液充满奶头后再给予哺乳 , 乳头孔不易过大 。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 , 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 , 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 , 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 , 以头部抬高15°为宜;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 , 每次20分钟 , 每日2—4次 。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 , 防止呼吸暂停 , 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 , 减少呕吐次数 , 防止呕吐物误吸 , 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要加强体育锻炼 , 增强体质 , 生活规律 , 切忌暴饮暴食 , 尽量保持身心安静 , 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 。此外 , 一定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 , 否则会加重呕吐 。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 , 包括饮食制度 , 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 。周围人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的呕吐症状 , 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紧张和顾虑 , 以提高其治疗的信心 。
同时保持环境清洁 , 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 , 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 , 以免继续刺激患儿 。呕吐时 , 应守护在其身边 , 给予精神安慰 , 呕吐后 , 及时帮助漱口 , 勤给患儿洗澡 , 清除因呕吐留在身体上的异味 。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 。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 或者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 , 饮食要定时定量 , 不要太饱;食物一定要新鲜卫生;不要给患儿吃过于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
5、小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在喂药液时 , 药液不要太热 , 太冷;难喂呕吐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 , 同时伴腹肌和膈肌的强烈痉挛收缩 , 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