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疼的9种可能情况


腹部疼痛
在婴儿期,父母亲常常可观察到许多疑似腹部疼痛的情形发生,例如:“我的孩子肚子绞痛”“他一会儿喊痛,之后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又开始尖叫”“他的肚子胀得又紧又硬”“他的脸色如此苍白”“肚子一直咯咯地响”“他已经吐了两次”“孩子什么都吃不下去”或者“从昨天到现在都没有排便”等等 。关于这类症状的问题,常会让父母带孩子去看医生 。
事实上,如果父母够冷静,自己能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可以分辨出无害及危险的症状,并在家中帮助孩子觉得舒服些 。
1.胀气
案例:
一个几星期大的婴儿,每餐食毕后就哭闹,但喂奶时通常不会有这种情形 。是奶喝太多或太少吗?奶的配方太冷或对橡皮奶嘴来说太过浓稠吗?之后婴儿打了个大嗝吗?除了以上原因外,造成婴儿啼哭最可能的导因不是胀气就是肠蠕动太剧烈 。伴随着胀气的症状可能还有:轻微的呕吐、肚子有些鼓鼓的及便秘 。如果婴儿大概都在晚上六点到九点之间哭喊,其原因和胀气无关 。
出于无法完全解释的原因,婴儿常在黄昏前或晚上啼哭,似乎也不是因为饥饿或疲惫,这种啼哭和疼痛的啼哭不同 。然而,啼哭时吞进去的空气可能会造成胃痛 。
在一天的此时,用背带抱着婴儿是使他安静下来最好的方式 。很重要的是,没有经验的父母必须知道,惩罚婴儿无法使之变安静 。这个年纪大部分的脑部伤害,导因于父母急切地想停止婴儿的哭泣而剧烈地摇动婴儿 。
非典型胀气疼痛的症状有:呕吐(超过好几口才算)、脸色苍白、肚子鼓胀、拉肚子(两餐间多次解稀便)、发育不良或因剧痛而突然哭喊 。有这些情形时,一定得求助医生了解原因 。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吃太多全麦面包、豆夹或花椰菜及高丽菜之类的蔬菜,婴儿常会有胀气发生 。非母乳哺育的如果改变饮食配方,可能会有好处 。饮食的调整最好先咨询医生(请参阅13.3“瓶喂婴儿的营养”) 。
以下是一些可减缓疼痛并使孩子安静下来的方法:
●热敷:可将热毛巾或以洋甘菊茶、欧耆草茶或柠檬薄荷茶制成的湿敷布敷在肚子上(请参阅附录1.4“腹部敷布”) 。另外也可以用滇荆芥草、洋甘菊或10%荷兰芹子油以1∶2的比例稀释后涂抹于肚子上,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 。同样也需注意保暖,可给宝宝穿能盖住腹部的羊毛内衣裤、较暖的尿布,或用暖暖包,同时也要注意膝盖部位的保暖 。
●对于体内,在饭前喝数汤匙温热的茴香茶可以有帮助(所谓的袪风药滴剂,效果不会比茴香茶更好) 。
●在打嗝后,用背带抱着婴儿十分钟 。
另一个已证明有效的方法是:把宝宝两腿分开跨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宝宝的背部靠在自己的胸部,然后轻轻地帮宝宝做脚底、脚后跟及小腿按摩(一只手按摩一只脚),当宝宝踢来踢去的脚遇到大人手的阻力时,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
●食量控制(请参阅13.1“母乳哺育”) 。
●在哺乳阶段,母亲要注意全麦面包、糙燕麦片或牛奶的摄取,这些食物常常会造成胀气;不过像樱桃或桃子有果核的水果就没有关系 。
●母亲若过于繁忙、有考试压力、吃饭狼吞虎咽或情绪不佳,都会使宝宝的症状加重 。
对于这些状况也不需过度担心,通常在8~12周后,这类腹痛的情况就会自己消失 。
2.盲肠炎
对学步儿及稍大的孩子来说,Appendizitis(阑尾发炎)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数小时、缓慢渐强的疼痛,最后集中于右下腹 。腹痛经常伴随着缺乏精力、恶心、舌苔,及走路或跳跃时感到疼痛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