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父母把钱拿去买房,而不是全拿来“鸡”自己,现在会怎样?

昨晚跟几个同事一起吃饭 , 一个90后“小朋友”跟我们吐槽一件事情 。
说他最近很郁闷 , 原因是他前几天被他的父母们责骂“没出息” 。
争吵的时候 , 他的父母跟他算了一笔“旧账”:自小到大 , 父母花在他身上的培养他的钱林林总总加起来有130多万 , 而他现在却月薪不到5000 , 如此地“不争气” 。
他父亲是做汽车配件生意的 , 以前家底不错 , 他上学时比较淘气 , 成绩不行 , 但是家里有钱嘛 , 说给他请的家教都有好几批 。
高中是花了十来万“自费”进去的 , 可是成绩明显跟不上 , 以他的成绩考上大学基本无望 , 于是就走了“捷径”——学美术 。
身边有“美术生”朋友的都知道 , 走这条路是很“烧钱”的 。
不过 , 反正他家有钱 , 为了他的前途 , 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
如果当初父母把钱拿去买房,而不是全拿来“鸡”自己,现在会怎样?
文章图片
好在他还是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 , 学的也是广告设计专业 。
只不过这些年下来 , 他跟大多数同学一样 , 并没有看到前途的光明 。
工资只够养活自己不说 , 现在已经到了适婚年龄 , 谈过两任女朋友 , 也都是因为没钱在这里买房而没能继续走下去(当然 , 主要是因为他的结婚意向不是很坚决) 。
他说 , 以他现在的工资 , 要想把父母培养他的成本全部“捞回来” , 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 , 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 。
如果父母之前不是那么拼命“鸡”自己 , 而是把钱投资在自家的生意或者其他事情上 , 首先家里的生意不会是现在这种要死不活的境地 , 其次他也不至于因为婚房而伤心失意也不会每天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 。
如果当初父母把钱拿去买房,而不是全拿来“鸡”自己,现在会怎样?
文章图片
父母要做的 , 到底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不得不说 ,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一个孩子 , 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 , 父母为了将他培养成才 , 花去了绝大多数精力 。
可是到最后 , 孩子并没有成为他们希望成为的人 , 并没有在他们的帮助下走向人生巅峰 , 自己的人生反而因此错过了太多的机遇……
就像这位小友的父亲 , 以早年他的家底 , 如果不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那么大精力 , 至少适当控制一下成本 , 他是很有机会造就一个“富二代”的 。
从一定意义上讲 , 如果真是那样 , 也就没了他儿子今天的“悲剧” 。
我们有句古话:授之以鱼 , 不如授之以渔 。
几乎所有的国人都认同这个观点:与其给子女留下万贯家财 , 不如教会他们创造万贯家财的本领 。
如果当初父母把钱拿去买房,而不是全拿来“鸡”自己,现在会怎样?
文章图片
我本人也是非常认同的 , 只不过这些年也有了一些其他的心思:如果这两样都能给、都有机会给 , 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也并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对立事情是吧?
说到这里 , 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个疑问 , 一直想去问问语文老师:鱼和熊掌为何就只能取一样呢?为什么就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设定呢?
那时的我自然不能真正领悟“生”与“义”的意义 , 可是大家都对此没有疑问 , 我也不好去表示质疑 , 毕竟那时候的老师可没现在这么客气 。
于是 , 我也如同大多数人一样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便成了本能的设定 。
在“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这件事情上也一样 , 我们本能地把这两件事看作是只能取其一 。
以至于很多家庭“砸锅卖铁”甚至“倾家荡产”去培养子女 , 也觉得自己做得很正确、很心安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