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 , 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人与人交往时要注重细节上的表现 , 除了有教养的举止之外 , 语言的影响力也很大 。 有时两成年人的关系往往因为一句话就破裂 , 可以见得好好说话有多么重要 。
大人对于小孩子说的话不是很在意 , 觉得他们年龄小不懂事 , 即使说不吉利的话或者说错话 , 也会用“童言无忌”来为宝宝辩解 。 可是有些话即使从孩子嘴里说出来 , 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 甚至比从大人口中说出来还令人寒心 。
“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文章图片
奶奶带着玩具看孙子 , 孩子却说别让奶奶来我家
魏阿姨前不久和儿媳闹得不愉快 , 起因是孩子说的一段话 。 当天魏阿姨带着玩具和零食去看孙子 , 到房间后还没坐稳 , 孙子说:别让奶奶来这我家!魏阿姨刚开始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 认为孙子只是说着玩的 , 还拿出玩具和零食来逗孙子 。
没想到孙子连这些礼物都不要了 , 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里 , 儿媳看到这个场面觉得很不好意思 , 告诉婆婆小孩子说的话别当真 。
“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文章图片
没过一会孩子从屋里走出来 , 补了一句:奶奶怎么还没走 , 妈妈你不是讨厌奶奶吗?听到这句话魏阿姨的脸色立刻变了 , 她自认为对孙子一直很好没有惹孩子不开心 , 从孩子说的几句话中猜测是儿媳在孩子面前说了坏话 。 魏阿姨当时又生气又伤心 , 没和儿媳聊什么找个借口先离开了 。
回到家后魏阿姨给儿子打了一通电话 , 问最近小两口是否有什么矛盾 , 或自己做错了哪些事情惹得儿媳不开心 , 儿子表示并没有争吵 。
“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文章图片
当魏阿姨和儿子讲起这孩子说的话 , 儿子笑着讲出了原因 。 原来是因为魏阿姨前段时间给小两口送去很多肉和菜 , 冰箱塞得满满当当已经快放不下了 。 有一次小两口在聊天时 , 妻子说:以后别让咱妈来了!送这么多东西吃不了 , 她还要来回坐车不方便 。
孩子当时听到这句话后也附和着说 , 对!不让奶奶来了 , 但孩子没听到夫妻俩后面的谈话 。
“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文章图片
其实儿媳是因为心疼魏阿姨才说出这些话 , 没想到孩子听进心里了 , 知道原因后魏阿姨才露出笑容 , 还好只是一场误会 。
孩子是童言无忌还是口无遮拦?
小孩子第一次说错话 , 可以用童言无忌来为他辩解 , 担当孩子说话的内容特别过分 , 或反复说了很多次错话是口无遮拦的表现 。 这种行为不全是说孩子的责任 , 有些孩子说话令人尴尬有的孩子会很小心 , 造成这种差距是有原因的 。
“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文章图片
1)孩子处于懵懂阶段
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宝宝注意力字次的发音上 , 不会深入理解每个字的含义 , 有时说出搞笑的话或是脏话大人很理解他 , 甚至听着孩子奇奇怪怪的语言还能笑出来 。 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不懂事 , 家长不必当面严厉批评孩子 , 要耐心向孩子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 并教会他正确说话的方式 。
2)语言环境影响孩子说话技巧
人们把很会说话的人比喻情商高 , 小孩子由于年龄太小不懂得人情世故 , 想要练就高情商需要很长时间 。
“别让奶奶来我家”,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很伤人,是“童言无忌”吗
文章图片
孩子怎样说话并不完全体验他的情商高低 , 小孩子口无遮拦或童言无忌受家长影响很大 。 宝宝学说话的第一步是模仿 , 家长面对面教他说话是一种语境 , 平时听父母在家里聊天是另一种语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