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森|“双减”过后,“鸡娃”已亡?孩子的学习天赋,其实全靠6岁以前挖掘( 二 )


然而 , 却我们身处一个变化多端、危机四伏、极具竞争的世界 。艾莉森·高普尼克说 , 如何引导孩子面对不确定性就是「会做父母」与「不会做父母」的分流点 。
你是园丁式父母 , 还是木匠式父母?
木匠式父母:孩子 ,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 , 我这里有套《过来人百科全书》 , 我将其知识全部授予你 , 你得好好学;同龄人竞争太激烈了 , 我们得提前规划好每个环节 , 千万不能出差错 , 一步错 , 步步错 。
园丁式父母:这个世界永远都充满不确定性 , 没有所谓的「一招制敌」方案 , 孩子 , 我得教会你随机应变和适应能力;适者生存 , 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谋生手艺 , 你喜欢做什么?我们一起找找?
木匠的工作就是按照标准 , 通过自己精良的手艺 , 打造出最完美的物件 , 通过层层测试确保这个物件能够胜任其用途 , 制作过程容不下任何错误 , 每个步骤都要精准 。
园丁的工作则是给予种子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空间 , 勤于耕地、辛苦施肥 , 艳阳天搭棚、暴雨季挡涝 , 通过自己的精心栽培 , 呵护小苗茁壮成长为苍天大树 。
艾莉森|“双减”过后,“鸡娃”已亡?孩子的学习天赋,其实全靠6岁以前挖掘
文章图片
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特别指出 , 中产阶级总是难逃木匠的思维 。
因为所谓中产 , 正是凭借着知识和方法论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 , 坚信只要有好的方法和付出 , 就能成功 。各类教育书籍、课堂 , 也在传达着:育儿就像管公司 , 掌握技巧方能出奇 。
然而 , 木匠式家长面对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孩子是有自我意志的 , 不可能全部按你所想 。如果你的目的是打造一把椅子 , 但结果出来了一个桌子 , 怎么办?
《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 , 放弃MIT全额奖学金出家为僧》的故事 , 相信大家都有耳闻 。
这位武汉的小伙子打小就是数学天才 , 别人玩耍他做卷子 , 高三就选了国家集训队 , 拿下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 , 顺利进入北大学习 , 是父母的骄傲 。
然而 , 他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学术之外 , 我的心灵该何去何从?我把数学学好了 , 就能帮身边的那么多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显然 , 他并没有在数学竞赛里找到他的答案 , 再加上多年伏案做题造成的眼疾 , 柳智宇决定遁入佛道 , 出家了 。
艾莉森|“双减”过后,“鸡娃”已亡?孩子的学习天赋,其实全靠6岁以前挖掘
文章图片
柳智宇
父亲是物理老师 , 妈妈是工程师 , 他们对儿子本寄予厚望 , 马上就要走进MIT身居世界学者了 , 谁知他竟然出家了?这叫人怎么接受?
这就是木匠式父母的一个极端的挫败案例 。他们只看到了孩子的数学能力 , 却无视了他一次次的呐喊 , “没意思” 。
正如他本人所说 , “他们(父母)所关心的是我的前途会不会受影响 , 而我所关心的 , 是一条心灵的出路 。”
即便如此 , 我们也不能说这对父母不爱孩子 , 只是爱错了方式 。既然出发点都是爱 ,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园丁一样 , 不为打造出跑得最快、学习最好 , 而是培育最健康、最快乐的、最充满幻想和可能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