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你,还说爱你,那一定是撒谎( 二 )


这种生气 , 就是不洁净生气 。
洁净生气就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情 , 比如把垃圾乱扔、摔坏玩具、打人等等 。
现在想想 , 曾经让你暴跳如雷 , 气得跺脚 , 想揍孩子的时候 , 有多少是洁净的生气 , 又有多少时候 , 孩子成了替罪的羔羊呢 。
04
不打不骂 , 也能教好孩子
父母情绪不佳的时候 , 孩子惹人生气的时候 , 除了胖揍孩子一顿 , 还有很多好的解决办法 。
1.正视自己的情绪
身为父母 , 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 避免因为其他的原因 , 迁怒孩子 。 杜绝不洁净生气波及孩子 , 伤害无辜 。
情绪不佳的时候 , 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 , 爸爸妈妈因为工作的时候有些烦恼 , 想休息一下 , 你自己玩一会儿 。
2.悬搁先定立场
悬搁是现象学的一种方法 。 说的是 , 在沟通的过程中把先定立场放在一边 , 关注当下经历的事情和感受 , 避免做出仓促或不成熟的判断 。
带着主观立场就容易引来更多的抵抗和对立 。 所以 , 悬搁先定立场 , 避免陷入对立情绪 。
很多时候 , 带着先定立场 , 就直接把我们放到了孩子的对立面 。
比如 , 当孩子告诉你 , 今天不想去上学的时候 。 你是不是脱口而出 , “这怎么能不想去上学呢 , 你必须得去 , 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 “
这样你就带着先定立场来评判孩子了 。 你若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 , 他可能只是想陪你过生日而已 。
如果打你,还说爱你,那一定是撒谎
文章图片
3.不将孩子的不良行为“道德化”
比如 , 孩子不想分享玩具 , 就说孩子自私自利 , 孩子不想走路 , 就说他好吃懒做 。
不了解孩子行为的成因 , 简单粗暴的认为“不道德” , 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 , 对大人产生更多的抵触 。
4.简洁明了的表达你心中“洁净的生气”
比如 , 我觉得生气 , 我觉得难过 , 我觉得害怕 。
没必要掩盖自己的情绪 , 要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 , 他才可能会感同身受 。 表达要简洁明了 。 可以借鉴“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 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 而不是臆测的猜测的对方的感受 。
比如 , 孩子没有按时写作业 。
你可以直接跟孩子说 , 你没按时写作业 , 妈妈觉得有些生气 。
错误的示范 , 你没按时写作业 , 妈妈觉得你根本就没把学习放在心上 , 你太不重视学习了 , 辜负妈妈的好心 。
表达自己的感受 , 你也只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
如果打你,还说爱你,那一定是撒谎
文章图片
5.告诉孩子不能这么做的原因
这里要注意 , 原因 , 最好是以孩子为主的表达 , 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 而不是因为妈妈不喜欢 , 老师不喜欢 , 别人不喜欢等等 。
比如 , 你得赶紧去写作业 , 不然爸爸该生气了 。 ——这是不好的示范 。
可以改成 , 你得赶紧去写作业 , 因为及时巩固会让你把知识记得更牢固 。
6.恰当表达自己的愤怒
愤怒是需要表达的 , 但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 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需求 , 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
比如 , 作弊的学生背后的需求可能是被人肯定 , 不爱说话的孩子可能需要陪伴 。 孩子有不当言行的时候 , 养成习惯问问自己 , 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可能就不会愤怒了 。
表达愤怒 , 有三个层次:比如 , 孩子考砸了 , 家长怎么说?
你考成这样 , 对得起谁啊?——把结果归咎到孩子身上 , 攻击孩子 。 这是愤怒的第一个层次 。
我太生气了 , 我看重努力 。 ——关注自己的需求 , 传达自己的情绪 。 这是愤怒的第二个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