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你,还说爱你,那一定是撒谎

我是80后 , 在我的同龄人中 , 从小没挨过打的人 , 特别是男孩子 , 少之又少 。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 该不该打?这个问题的答案分成了明显的两派 。
像我这种从小没挨过打的 , 答案基本比较一致 , 不支持打孩子 。
挨过打的 , 有的认为孩子就是用来打的 , 玉不琢不成器 , 孩子不打不成材 , 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 也有坚决反对打孩子的 , 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挨过的打 , 是痛苦的回忆 。
01
打孩子是好事吗?
迄今为止我看过的书里 , 还没有说过打孩子有好处的 。 最近刚看的《原生家庭》 , 是这样描述体罚的效果的:
就算惩罚孩子某种具体的不良行为 , 体罚也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
它的威慑作用是暂时的 , 但它引起孩子的情绪愤怒、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 。 身体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体的伤害远远超过其短暂的约束效果 。
想起日本电影《小偷家族》里的女主人公信代 , 她捡到了被父母虐待的小女孩由子 , 把她带回了自己的家 。
信代和由子的手臂上都有遭受虐待留下的伤疤 。 信代抱着由子 , 对她说 , “如果说爱你 , 还打你 , 那一定是说谎 。 如果爱你 , 会像我一样紧紧抱住你 。 ”
如果打你,还说爱你,那一定是撒谎
文章图片
一边打孩子 , 一边说爱 , 会让孩子混淆 , 难道真的打才是亲 , 骂才是爱吗?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 , “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 。
正常的父母 , 打孩子的时候 , 必定是报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想法 。 但一巴掌一巴掌打下去 , 手会疼 , 孩子也会疼 。 善意铺就了孩子身体和心理的疼痛 。
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 一种让挨打的人和打人的人都痛苦的方式 , 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儿吧?
02
打孩子有用吗?
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 , 小时候挨打的人 , 长大后会更倾向于打自己的孩子 , 这也算是一种家庭传承 。
从小耳濡目染 , 他学会了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 简单粗暴 , 立竿见影 。
从小挨打的人 , 会给父母打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 。
什么是合理化解释呢?简单说 , 把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合理化 。 父母打我 , 是因为他们爱我 , 因为我不够优秀 , 做的不够好 。
等他们长大后成了父母 , 他们也会在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 , 用小时候父母教训自己的方式来教训他们 。
如果打你,还说爱你,那一定是撒谎
文章图片
必须承认 , 打孩子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方式 。
比如 , 孩子想一直看电视 , 讲道理无果 , 撒泼打滚的要看 。 这时候 , 暴揍一顿 , 保证乖乖关掉电视 。
再比如 , 孩子到商场里看到新玩具不肯走 , 一定要买 。 暴揍一顿 , 乖乖跟你走了 。
但这种惩罚方式 , 真的能起到惩戒的作用吗?
从孩子的角度想 , 为什么不能看电视呢?因为爸爸打我 , 所以不能看 。 爸爸不打的时候 , 不在家的时候 , 就可以继续看 。
为什么不能买新玩具?因为爸爸打我 , 所以下次可以带妈妈、爷爷奶奶来商场 , 让他们给我买 。
打孩子 , 只是把问题遗留到了最后 , 可能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
03
为什么想打孩子?
回到打孩子的原因上 , 你到底为什么打孩子?孩子做了什么让你那么生气呢?
在《正向管教》这本书里 , 提到了两种生气 , 不洁净生气和洁净生气 。
什么是不洁净生气呢?举个很常见的例子 , 爸爸在公司 , 被老板骂了一顿 , 心情烦躁 。 回到家 , 看到儿子在玩玩具 , 冲着孩子大喊 , 看看你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的 , 天天不让人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