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听说过在辅导孩子的家长中往往对“用力”比较猛一些 , 也就是对孩子要求更高一些高 , 安排内容更多一些等等这种行为 , 会冠以“鸡血”的说法?
我自认为不算是一位“鸡血”的家长 , 但是比之一般的“佛系”家长来说 , 那还是相当“鸡血”的 。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文章图片
很多时候 , 我只不过是把心里所想的会直接表达出来的人而已 。
例如我从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对孩子学习、表现等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
无论是在朋友还是孩子同学家长又或者是孩子老师面前 , 都从不掩饰我对孩子是有一定要求的有一定期待的 。
就比如有人会说什么要接受孩子普通之类的话 , 我其实是不会跟这样的人多接触的 , 因为我很反感这种人 。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文章图片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别看他们表现得似乎是很积极、很正能量、很鸡汤 , 但是在我看来这都是表象 , 这种人的内核其实是非常消极的——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存在哪怕仅仅是理论上的风险也会很容易放弃 , 并且你会发现他们总能找得到各种各样的借口……
所以我从不屑于跟这种人交流 , 更不会跟他们成为朋友 。
不想孩子成绩平平、不想孩子普普通通有错吗?
我从不觉得有任何错!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文章图片
这种想法的本身就跟“希望你幸福、快乐”是一样的 , 都是对美好东西的向往 。
有问题的不是这样的期待 , 有问题的不过是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一期待 。
一直以来网络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在告诫父母们对孩子不要要求太高了 , 例如不要让孩子做第一、成绩不重要品格才是关键等等 , 甚至还有人搞出来个“第十名现象” , 大概意思就是说“往往考第一的不如靠第十的未来发展更好” 。
我就纳闷了 , 清华北大以及各大高校是不是以后招生都得把“第一”直接排除?而是从“第十”招起?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文章图片
以后各种考试、面试、比赛等等站在最高讲台的都得是“第十名”?
这种言论非常有市场 , 但是它本质上就是毒鸡汤——人人都放弃、丧失争取第一的勇气和决心 , 从个人讲他真的就会更容易成功吗?往大了说这个国家、社会还用发展吗?
这类文章、说辞看上去有点道理 , 实际上在我看来就是祸国殃民的堕落论调 。
而如果你再去观察一下的时候你会发现 , 往往越是这么说的人 , 他们其实早就什么也不缺……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文章图片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有资格说“接受普通”的人只有一种——他已经尽力而为过 。
如果都没去尝试过或者都没曾努力过就这么说 , 我只能认为这不过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找台阶罢了 。
但事实上除了你自己再给自己找借口掩饰之外 , 并没太多人在乎你的——因为这种观点的本身是不具有信息增量价值的 , 即人们看了之后是很难让自己有一种“收获”的感觉 。
没有尽力过全力却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是活得通透还是选择逃避?
文章图片
反而是那些有人把看上去很负责的事情一一剖析之后让自己发现原来事情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复杂时 , 才会令人更加的接受、信任 。
在孩子的学习上、各种教育上 , 如果父母都没有全力以赴过就表示接受孩子的普通 , 那么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活得通透 , 而是在给自己的懒惰、无能找怕别人嘲讽的借口 , 是在逃避责任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