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妈妈,孩子因腹泻来就诊,当问到宝宝用过药没有,她会急切地告诉你三四种药名,甚至有的妈妈干脆把家里的药全拿来了,最多的有五六种之多;再问是怎样给孩子服用的,答案差别很大,有的尚合理,有的则不合理,或者不科学,令我们为孩子担忧 。如何科学地为腹泻小儿调整用药,不仅涉及到宝宝的消化道问题,而且关系到每个宝宝能否正常地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所以,妈妈们一定要重视 。
那么,腹泻是怎么引起的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腹泻,又叫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这种病毒就是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它季节性强,不分南北方,每年秋冬季发病,12月份达高峰,多侵犯6~24个月的婴幼儿 。由于该病常呈小流行,因而此时儿科门诊的小病号容易“扎堆儿” 。这种腹泻起病急,病情重,它的特点有“三多”,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易致患儿脱水酸中毒,危及生命 。
2、细菌性感染,这种腹泻发病可急可缓,多是卫生注意不够,导致病从口入 。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多,但每次量不多,可见黏液或血丝 。病程可长可短,若转为慢性,则危害较大,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 。
3、饮食因素,多见于人工喂养或添加辅食的小宝宝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小儿腹泻,如气候变化、水土不服等,但无论怎样,妈妈们最好还是带着孩子和便样去 医院,经医生查体和大便化验,明确腹泻原因,对症用药 。
一般来讲,腹泻严重的患儿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这里我们只探讨口服治疗 。通常口服治疗腹泻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抗生素类、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中药类等 。让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 。
一、抗生素类 这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品种很多,选药时医生往往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便检结果,并结合孩子的用药史及过敏史等 。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诸多,如家长心急,擅自加大药量;一种药不行,再加一种,盲目联合用药;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去药店买广告宣传的药或别人推荐的药,造成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时服时停,孩子成了试验品 。
这些做法都属于滥用抗生素,它最严重的后果是肠道菌群进一步紊乱,耐药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药物难以控制的肠炎,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因此,非“细菌性”肠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后患多多 。
二、黏膜保护剂 这类药顾名思义,就是能覆盖在肠黏膜上,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常用药有思密达、必奇等 。服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 。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 。这两条做好了,会极大地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
三、微生态制剂 主要是指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一些有益于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 。它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袭,调节恢复肠道的微生态,从而控制腹泻 。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和与抗生素同服 。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
四、中药类 现有的许多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宝宝服药的依从性,应避免饭后喂药引起呕吐,或硬喂导致宝宝强烈逆反,尽量寻求一些宝宝愿意接受的办法,使顺利喂药成为可能 。
由于药物诸多,服药程序也有讲究 。比如病毒性肠炎或水样便,则黏膜保护剂为必选,最好单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同选时,应错开时间服用;西药与中药最好分开服用;慢性腹泻长期服药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等等 。
- 莫把川崎病误认为小儿感冒
- 小儿发烧持续不退当心肺炎
- 怎样判断小儿是否尿路感染
- 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主流合资车企1月销量盘点
- 小儿春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 宝宝老腹泻,警惕真菌感染
- 敷贴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正当时
- 别把小儿智障当发育迟缓
- 小儿鼻窦炎的七大疑虑
- 辨证治疗小儿的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