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就像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一样 , 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主要因素 。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 妈妈们普遍认为 , 教育孩子学习、成才的学校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
其实 , 学会做人 , 与人和睦相处 , 懂得自强、自律 , 这些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才是孩子顺利成长的基础 , 而父母在这些方面无疑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特异功能” 。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 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导航仪 , 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少走弯路 , 多走捷径 , 从而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文章图片
1.身教重于言传 , 做孩子的好榜样
有人说 ,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 其实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 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子 , 对于孩子 , 尤其是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 ,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未形成 , 在家里的言谈举止最爱模仿自己最信赖的妈妈 , 这也体现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 。
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所以 , 要想教育好孩子 , 妈妈首先要“正己” , 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自信、友爱、真诚的好榜样 , 这样孩子在生活中就会获益匪浅 。 试想一下 , 如果妈妈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有爱心的人 , 但是妈妈自己待人却不真诚 , 表里不一 , 那么孩子也不会有好的表现 。
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文章图片
2.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在家庭教育中 , 妈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 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 而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 , 尤其是妈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
其实 , 妈妈不仅是孩子慈爱的长辈 , 循循善诱的导师 , 而且还是孩子最真诚的朋友 。 妈妈要经常和孩子谈心 , 善于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分析出孩子的问题所在 , 要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 , 不要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
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文章图片
让我们一起看看米雪的例子吧 。
米雪5岁时 , 曾经在小伙伴的撺掇下 , 偷偷拿走了妈妈的20元钱 , 用来买了零食和小伙伴们分享了 。 后来 , 经过妈妈的教育 , 米雪向妈妈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不经别人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了 。 米雪7岁后 , 妈妈又一次发现放在桌子上的50元钱不见了 。 妈妈找了很多次都没有找到 , 于是就怀疑是米雪拿了 。
正巧米雪在隔壁的房间写作业 , 于是妈妈走过去 , 问米雪:“小雪 , 妈妈放在桌子上的50元钱没有了 , 妈妈找了很多次都没找到 , 你见了吗?”面对妈妈怀疑的眼神 , 米雪有些不自然 , 但她还是实话实说:“妈妈 , 我没有拿 。 ”妈妈看到米雪躲闪的表情 , 就更加肯定是米雪拿了那50元钱 , 于是就用严厉的口气责问米雪:“妈妈不是告诉你了吗 , 做人要诚实 , 你要用钱 , 可以告诉妈妈 , 但是你不能擅自做主啊 。 ”
不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文章图片
妈妈误解了米雪 , 米雪伤心地哭了起来 。 妈妈看到米雪哭了 , 对“米雪拿了钱”的念头有些动摇了 。 正在这时 , 米雪的爸爸打来电话 , 妈妈这才想起来 , 那50元早上就让米雪的爸爸拿走交电话费了 , 原来真的是自己错怪了米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