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魏自由民阶层入手,浅谈得以实行均田制的原因及其意义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非常精炼地讲明白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原因,南北朝时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当时南边的政权一直掌握在汉族人手里,按照汉人的传统生存习惯农耕文明一直是南方政权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说这样的政策满足了大部分的人民,那么这个政权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相反的北方政权就是人民离心 。
北方的统治阶级是鲜卑人,他们的文明是游牧文明,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强烈的农耕意识,在他们看来圈禁肥沃的土地是用来放牧的而不是用来耕种,这样一来传统的农业生产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人民就会对这个统治阶级出现逆反的心理 。
农耕文明遭到破坏
【从北魏自由民阶层入手,浅谈得以实行均田制的原因及其意义】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为什么说是少数民族?
就是因为这个民族的人口和影响力相对于汉族来说处于弱势,汉族人以压倒性的人口数量取得了影响力上的胜利,所以说要想统一中国就要考虑汉族的文化传统,鲜卑却忽略了这一点,只考虑了皇权的稳定以及地主和游牧自由民的利益,刚开始或许会有成效,可是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出现危机 。
除此之外鲜卑人成立北魏以前,人民都是传统的耕种生活方式,鲜卑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点,鲜卑人中有一群被称为自由民的力量,他们从来不从事农业生产,依旧坚持着鲜卑人的放牧习惯 。
两种生活习惯虽然截然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想要拥有肥沃的土地,自由民占领了肥沃的土地就可以放牧,农民占领了土地就可以种地,可是农民在土地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一方,最后不得不屈服于自由民的强悍之下 。
政府的解决策略
传统农业遭到了破坏政府一定会引起重视,于是北魏的孝文帝就出台了均田制,随着均田制的推出,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正向刺激,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
均田制的成功推行北魏政府无疑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可是自由民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他们是鲜卑的重要力量,北魏的建立就有着他们的功劳,后来这些自由民又分散到了国家各地镇守,一旦出现了暴乱或者是纷争这些自由民就会立即聚集镇压,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北魏的安定,尤其是在推行均田制期间,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南北朝时期北方一直处于征战不休的状态,百姓流离失所,原本用于耕种劳作的土地变成了荒地,人民没有办法安居乐业,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的产生 。
均田制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中推行的,可是均田制并不是直接把土地给农民耕种,而是把所有权归于国家,农民只享有使用权,而且还必须要向国家缴纳粮食税收才行,这样的模式和封建时期的地主非常的像 。
虽然政策有着偏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流离失所和饥荒的问题,一些鲜卑人也意识到了应该改变自己,主动的退猎场为农场分给农民种地 。
这里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虽然这些鲜卑人愿意交出土地,但是他们还是不会去耕种,只不过是把土地交给了农民然后等着农民种地养活他们 。这就是自由民的由来和北魏国家上下离心的隐患根源 。
均田制正式推行
均田制在北魏能够成功地推行,一是因为北魏的土地一直都是掌握在国家的手里,所以均田制农民只享有使用权就很容易被接受,二是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也渴望安定,现在可以安居乐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然也是空前的高涨 。
均田制不仅是给了农民生活的希望,也促进了很多地区的经济复兴,原本长安、洛阳等地因为战事激烈所以百姓都背井离乡寻求生存之道,均田制的推行就促使了原本流落在外的人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样一来北方的粮食危机终于得到了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