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


2008年,中国多地爆发手足口病疫情,并有数十名婴幼儿因此丧命 。
2009年时下,河南、山东、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又出现手足口病疫情,且已有数十例患儿死亡 。手足口病虽可防、可治、可控,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什么是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可引起低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 。
疾病特征
季节性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4月开始增多,夏秋季达高峰或易流行 。
2.根据日本、英国等欧洲发病资料,有周期流行特点,间隔2~4年 。
好发场所
1.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
2.幼托儿童较散居儿童高 。
3.调查发现,幼托儿童接触病人后,37%出现显性临床感染 。
4.家庭与散居接触者出现显性感染极少,约5%~10% 。
人群特征
1.主要侵犯对象为5岁以下幼儿,发病率可高达14.23‰~32.85‰ 。
2.家庭接触发病,二代发病率约30%,12岁以下儿童可高达77% 。
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
传染性
传染源
1.人类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
2.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健康带毒者、隐性感染者 。
3.健康人病毒携带率:
5岁以下11%,5岁以上至成年人82% 。
4.显性病人患病期间,口鼻分泌物,粪便及疱疹液具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
1.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
2.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 。
3.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4.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
潜伏期
3~6天,平均4天 。
症状临床表现
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 。
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 。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
临床表现
症状
1.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 。
2.还有伴有低热、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 。
并发症
极少数病例可并发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 。
诊断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