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要如何治疗 母乳性黄疸有何特征

【母乳性黄疸要如何治疗 母乳性黄疸有何特征】黄疸是很多宝宝出生后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宝妈不太懂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奶水出现了问题?从而责怪自己,还有的宝妈听信谣言,干脆就给孩子停了母乳,而完全改喂配方奶了 。
事实上,关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目前尚未清楚,宝妈不必急着自责,虽然该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要住院,但是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
案例:母乳性黄疸意味着宝妈的奶不好吗?
莉莉喜得千金,住院三天,女儿的脸由红变黄,不过检测值正常,属于生理性黄疸,无需担心 。可是女儿出生后的20天,发现她的脸开始黄得发黑,出了月子第一次去打预防针,被要求检测黄疸值,发现脸9.0,胸9.9,大体判断是母乳性黄疸 。
回到家后给娃停了三天奶,再次检测发现两个值都下降了,确定是母乳性黄疸无疑了 。母乳性黄疸,听这名字就和宝妈的奶水有关啊,莉莉有些自责,也有些不知所措 。是不是自己的奶水差,才导致宝宝患上母乳性黄疸呢?是否要永久性给娃断奶呢?

母乳性黄疸要如何治疗 母乳性黄疸有何特征

文章插图
原创插画,转载请授权
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莉莉去咨询了儿科医生,结果却大出所料 。医生说母乳性黄疸并非宝妈的问题,不要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停奶三天即可,完全没必要一直停下去,那样等于剥夺了孩子吃母乳的权利 。
从医院回来,莉莉开始按照医生的指示帮孩子退黄 。每天给孩子晒太阳,坚持母乳喂养,还到医院接受了几次蓝光治疗,终于在宝宝出生70天后成功退黄,女儿再也不是“小黄人”了,而是变得白白净净的,也可以打预防针了,颜值控的莉莉好开心 。
母乳性黄疸有何特征?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 。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
母乳性黄疸最显著的特征是: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
分早发与晚发两种,早发是生后3天出现,晚发是生后1周左右出现,最迟会在12周消失,也就是3个月 。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认为这是一种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主要与这三方面有关:喂养方式、母乳原因、肠道微生态原因 。母乳性黄疸并不一定就是母乳的问题
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病理性黄疸有何区别?
从时间上看: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2至3天出现,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刚出生24小时内就能显现,母乳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4到7天内发生 。有的孩子可能同时患有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退黄较慢 。
但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都比较忙乱,而且这三种黄疸出现的时间间隔并不大,如果仅凭时间作为区分容易混淆,这就需要进一步看三种黄疸的具体症状了 。
从症状上区分: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吃嘛嘛香,睡眠也好,除了脸色黄一些外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在半个月内就能自行消退;
病理性黄疸则不同,宝宝不仅脸色、肤色发黄,而且还可能伴有发烧、抽搐、恶心、呕吐大便发白等情况,持续时间较长 。
母乳性黄疸较之于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较长,和病理性黄疸相比则没有严重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在给宝宝停奶后其黄疸值降低,基本可判定为母乳性黄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