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发”也能辨宝宝健康


从胎发到换出的新发,头发也会随着宝宝一同成长 。可是,不少妈妈却发现,宝贝的头发似乎长得不尽如人意,不是稀稀拉拉,就是发黄开叉 。其实,这些状况百出的现象正折射出宝宝的健康隐患 。通过头发的不同性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营养措施,为宝宝的健康助益 。
观“发”也能辨健康
宝宝头发的情况,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第一,取决于遗传因素 。如果爸爸妈妈头发相对较少,宝贝出生后的胎发一般也不会很多;
第二,与妈妈孕期的饮食有关 。如果妈妈在怀孕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不足,宝宝在出生后的发质也不会很好 。
最后,与宝贝出生后的饮食和健康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比如,宝宝头发少而黄就可能是体内B族维生素和铁元素缺乏所致;而患有佝偻病的宝宝,长到7个多月时头发往往稀疏,并伴有出汗多、头皮发痒等症状 。
所以,头发也可作为判断宝宝是否营养不良的一项标准,是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与否的指示灯 。
宝宝营养从“头”开始
所谓“一叶知秋”,通过头发的性状,爸爸妈妈也可以窥见宝宝的健康状况,以采取正确的饮食调理措施,保证宝宝的成长发育 。
1、头发长得慢或不长头发
如果宝宝刚出生,正处于胎毛更换期,这可看作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宝宝到了一定月龄仍然有头发长得慢,甚至不长头发等情况,可能是体内缺乏蛋白质、锌和B族维生素的症状 。
营养建议:对于处于哺乳期的宝宝,妈妈在饮食中要多加注意补充,如牛奶、鸡蛋、鸽蛋、鱼虾等乳类、蛋类和海产品,使乳汁营养更加全面充沛;如果宝宝是人工喂养,则应为他选择优质奶粉 。
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先从适当提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辅食开始,如鱼泥米粉、猪肝泥等,慢慢地过渡到食用营养充足的一日三餐,可以重点选用鱼类、蛋黄、荞麦等富含蛋白质、锌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
2、头发稀少又柔软
宝宝过了婴儿期仍有头发稀疏的情况,大多是头发长期营养不良所致,主要是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叶酸、钙、锌、铁等,妨碍了头发的正常生长发育 。
营养建议:给宝宝的日常饮食做适当调整,多提供黄绿蔬菜、豆类、蛋类、鱼虾、动物肝、贝壳类等食物 。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适当服用维生素、钙等补充剂 。同时,可以配合中医按摩疗法,每天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头皮2~3次,每次5分钟,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营养供应,刺激头发的生长发育 。
3、头发颜色发黄
宝宝出生几个月时头发往往变稀变黄,这与生长发育与机体需求不平衡有关 。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宝宝的头发仍然发黄,可能是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 。如缺铁、缺锌的宝宝,头发容易发黄、无光泽 。
营养建议:
4个月开始,要给宝宝及时补充辅食,逐步添加蛋黄、蔬菜汁、果汁、肉泥、鱼泥等 。
10个月后,宝宝开始离乳后的饮食,在日常膳食中除了可以多补充动物肝脏、蛋类、奶类、胡萝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还可以适当吃些大豆、花生、核桃、黑芝麻等养发护发的最佳食品 。
4、有脱发现象
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
一为生理性脱发,如小宝宝在出生后数周中,会出现胎发脱落的现象,数月后会逐渐恢复 。
二为病理性脱发,以佝偻病(缺钙引起)多见 。宝宝缺钙早期有时也会出现脱发,并伴有睡觉爱哭闹、多汗等症状 。
营养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宝宝缺钙的情况发生 。人工和混合喂养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鱼肝油,以促进钙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