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在古代也是不聪明的意思吗?

【“笨”在古代也是不聪明的意思吗?】“笨”字的结构,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本,它的本义其实是和竹子有关 。《说文解字》中对“笨”字的解释是:“竹里也 。从竹,本声 。”

“笨”在古代也是不聪明的意思吗?

文章插图
“笨”指的是竹子的里层,通称竹黄,是竹子杀青后留下的部分,像纸一样又薄又白,与竹青相对 。竹青光滑,而竹黄较为粗糙 。
现存史料记载“笨”字有愚蠢、不聪明的意思是从晋代开始的,葛洪《抱朴子·行品》中有这样一句话:“杖浅短而多谬,暗趋舍之臧否者,笨人也 。”是说自己所依仗的道德才能短浅而多有谬误,又不懂得取舍方面对与错的人,是愚笨的人 。
宋代《集韵》中也说:“笨,不精也 。一曰粗率也 。”慢慢的,“笨”字便由竹之不精引申为人之不精,也就是不聪明、不灵活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