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好父母首先不会对孩子生气!( 二 )


是的,这就是一个事实的简单表述。没有指责,没有评判,而且情绪平稳。
孩子迟疑了一下,破天荒地没有“顶”她,拿出卷子,说:剩下的都是我不会的,明天老师会讲。她看了一下卷子,确实有的题做了一半,还做了记号。
事实证明,同样一件事情,因为表述的不同:一个是“主观情绪”,一个是客观事实,孩子的反应也不同。
卷子|好父母首先不会对孩子生气!
文章插图
02感受,表述自己感觉到的,而不是想法。
与孩子沟通的第二步就是告诉孩子,因为看到的事实,自己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同时也要聆听孩子的感受。
孩子需要理解,家长也同样需要孩子理解。表达感受,是相互理解的前提。
因为有感受,我们才需要沟通。
但感受不是想法。
比如:我觉得这孩子学习不努力,这是想法;作为父母,我很无奈,这就是感受。
想法的实质,也是一种主观判断。而感受,就是内心真实的情绪。
当孩子有问题时,我们在觉察事实的基础上,要向内看到自己的情绪,感受这件事带给你怎样的心情,然后去表达。
比如,对那个乱扔校服的孩子,妈妈可以这样表达感受:“我把房间收拾得这样整洁,你这样做,我很心疼。”
有些家长不由分说地责备,训斥,表达不信任。背后往往是家长的恨铁不成钢,对孩子成长、前途的担忧。但他们从来不曾告诉过孩子,自己内心充满担心,失望、痛苦。
继续讲那个邻居妈妈和孩子如何进行第二步沟通。
那天孩子把作业写完以后,妈妈和孩子进行了一次谈话,她告诉孩子:
“你不完成作业,每次老师找我,我就觉得很没面子,自责没有管好孩子。”
没面子,自责,这就是妈妈的感受。
告诉孩子这些,比直接骂不争气,懒惰,更能让孩子感受家长的心情,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劝告。这就是以心换心。
后来,男孩子告诉妈妈,自己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是那天值日,收作业时自己没在教室,和老师讲了,老师忘记了。
所以,好的沟通方式就是一座双向通道的桥,能连接彼此的内心。
【 卷子|好父母首先不会对孩子生气!】
卷子|好父母首先不会对孩子生气!
文章插图
03 需要,明确提出需求,期待对方理解。
在客观地指出孩子问题,并表达感受后,非暴力沟通的第三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内在需要,更好地理解你,接受你的教育。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提到:
“我发现极少有人善于表达他的需要,相反,对于批评,侮辱之类的沟通倒是很在行,而这些沟通方式让人与人迅速产生了隔阂。结果原本可以轻易解决的冲突也变的无法解决了。”
还拿那个乱扔校服的孩子举例,当妈妈陈述事实,表达感受后,可以这样对孩子表达需求:
“我们要爱惜物品,不乱丢乱放,也要珍惜妈妈的劳动,好吗?”
妈妈的需求是要孩子懂得珍惜,这样明确的表达给孩子,为下一步告诉她,如何珍惜做好了准备。
这时候,我们希望孩子理解接受自己的需求,就一定要使用温和的语言。
还是那个男孩和妈妈的故事。妈妈告诉男孩子:
“尽管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可只要孩子尽力了,父母依然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普通。”
这个妈妈的需求就是孩子要尽力而为。
这一次,她没有谈学习成绩,而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需要上。
不宣泄情绪,平心静气,才能让孩子真正听得到你内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