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智慧零售,只有“半条命”( 二 )


腾讯智慧零售商务副总裁范奕瑾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腾讯智慧零售帮商家做小程序时会有两个核心目标 。一是帮助客户做更多的独立站,实现毛利更高、用户管理更好、渠道更可控的目标;二是不只作为线上销售渠道,更是优化线下业务流程、实现降本增效的源泉 。
在腾讯的投资版图中,无论是社交类的知乎、电商类的拼多多还是汽车类的蔚来等,合作方在行业内部都属于强有力的玩家 。不过于智慧零售而言,合作方则更多的是无数中小商家 。
与阿里的中心化不同,腾讯本质上是去中心化 。因此前者拥有的控制力是后者所不具备的 。
【腾讯智慧零售,只有“半条命”】尽管腾讯一再强调自身不做零售、只负责底层架构,但却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腾讯从本质上赋能零售业 。
于商家端,小程序开发门槛低、操作方便的特点无疑是腾讯智慧零售战略中最有利的基建抓手,但也因“小”只能展现部分的核心功能 。随着用户需求的细化、全面化和个性化,小程序并不能替代场景化 。
不少用户向「科技新知」表示,相比微信小程序,大多数购买行为更倾向于在平台上实现,原因主要集中在功能不全及运行不稳定 。即便支付宝小程序上线晚于微信小程序,即速应用发布的《小程序 2021 年行业年中增长研究报告》显示,因支付宝小程序其强大的商业服务支撑能力,七日留存高达56.70%,为微信的 2 倍多 。
有第三方研究报告指出其劣势所在:“腾讯零售基因不足,松散耦合式管理关系,仅对零售业进行流量和技术输出,改革不够深刻彻底 。”
“投而不控”的确让腾讯和零售合作伙伴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但零售业的问题不只是流量而已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控制力和话语权,过度的“去中心化”只会限制腾讯停留在“工具箱”的角色 。
02 私域不等于流量不得不说,腾讯入口的打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零售商此前面临的流量问题,但如何用好这些流量,又成了他们亟待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
2021年是业内的“私域元年”,而2021年则被称作“私域基建的关键之年” 。“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私域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私域让企业诉求与消费者需求紧密连接,让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让他们感受到更真诚的体验交互,因而与品牌主走得更近”,这是林璟骅在腾讯智慧零售发布的《2021智慧零售私域增长指南》上所附的序言 。

腾讯智慧零售,只有“半条命”

文章插图
 
智慧零售离不开新名词“私域”,也就是品牌直接拥有的,可重复的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用户的场域 。其对应的便是“公域”,不属于品牌“自有”的,“品牌自我”之外,线上线下所有场域 。
私域于零售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酒小友私域新零售平台创始人张波告诉「科技新知」,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做私域,例如大众消费品 。
“大众消费品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下单的决策并不是因为我们跟他做好了服务,他下单的,他有可能是直接对品牌这个已经有非常深的认知和熟悉 。这一类商品的话 。消费者的粘性并非来自于你的私域服务,而是来自于他已有的认知 。因此这类商品的话不太适合做私域,不会长久的 。
而一些产品需要通过私域来赢得顾客的信任、提升顾客的认知,顾客还能结交同兴趣或同爱好的一群人,这样他会在你私域池子里面待着 。用户会觉得非常有意思,除了买东西之外,还会有一些额外的情感类、社交类的诉求 。所以,这一类是靠私域服务是可以能够很好的满足顾客,这类产品就比较适合做私域,比方说美妆类、宝妈人群的产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