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进步,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 , 请勿抄袭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没有学霸 , 真的是一路靠着父母的物质奖励 , 坚持下来的?
可以肯定地说 , 没有 。
“考得好 , 给1000元奖励 , 考得差什么都得不到” , 这样的方法对于激发孩子内驱力没有帮助 , 孩子缺少学习的内驱力 , 无法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 , 在学习方面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德西效应” , 德西效应是说 , “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力 , 但是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 , 降低内自在动机 。 ”
这个效应适用于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 。
表现进步,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文章图片
表现好奖励棒棒糖 , 不如奖励一朵小红花
我们先从幼儿阶段说起 , 孩子3岁之后 , 上幼儿园 , 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 , 会发现孩子学会了讲条件 。
我用过两种方法来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 希望能够通过沟通解决一切问题 , 最好不要让我动怒 。
最开始我使用的方法是“棒棒糖” , 也就是物质奖励 , 跟3岁的宝宝约定 , 如果你表现好 , 每天都能得到一个棒棒糖 。
最初她表现很好 , 当她表现不好的时候 , 提醒她如果不能及时改正 , 今天的棒棒糖就没有了 , 这一招很好用 。
她在摆列完玩具以后 , 能够主动收拾玩具 , 不发脾气 , 自己刷牙洗脸 , 不会提无理的要求 , 因为她的小脑袋里始终有个声音:“我要想拿到棒棒糖 , 就要做好这一切 。 ”
表现进步,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文章图片
可是好景不长 , 她对这一切都厌烦了 , 她只对棒棒糖感兴趣 。 这是第一阶段 , 我的话不好使了 , 她使出了另外一个杀手锏“你先把棒棒糖给我 , 我再去做这件事” 。
持续几天之后 , 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给不给无所谓 , 反正棒棒糖对我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 吃不吃也无所谓 , 既然没有棒棒糖 , 那我就不用遵守规则 。
到这个阶段 , 可以明白地说 , “棒棒糖”计划失败了 。
后来我用了另外一个方法:今天表现好 , 晚上睡觉之前奖励10朵小红花 , 或者是得到满分 。
我发现这种方法更好使 , 因为孩子急切想要拿到满分 , 即使这满分只是精神层面的 , 对她来说更重要 。
又一次带她出去玩 , 她在“水果池子”里切水果 , 用一个小桶装了一桶“火龙果” , 这个时候一个一岁的小宝宝冷不丁抢了她的水果 , 下一秒她就开始大哭起来 , 持续了五分钟 , 尽管小宝宝的妈妈不停道歉 , 她还是在哭 , 在用力发泄 , 在表示不满 。
表现进步,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文章图片
等她稍微冷静下来 , 我跟她讲:小弟弟很小 , 他不会说话 , 不懂如何表达 , 他没有任何恶意 , 只是拿了你一个水果 , 你就崩溃大哭 , 你做得对吗?
最初她没有讲话 , 只是停止了大哭 。
晚上复盘的时候 , 她问我给她几分 , 我说:“今天本来要给你满分 , 但是因为下午……”
她瞬间就知道了下午那件崩溃大哭的事情 , 抢着说:“我觉得不是我的错 , 是那个小男孩先抢我的水果 , 你不能给我扣分!”
我肯定了她的说法:“是他有错在先 , 但是他才只有1岁 , 他没有攻击你 , 他不懂如何表达 , 面对这样的一个宝宝 , 你应该崩溃大哭吗?你完全可以拿一个其他的玩具换你的火龙果 。 ”
她想了想点头答应说:“我知道了 , 下一次我不哭了 , 我用其他的玩具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