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遇阻 新能源汽车迎成本质量双重考验优质( 二 )


文章插图
  而从质量问题投诉故障数占比来看,车身附件及电器仍然是投诉绝对主体,投诉故障数高达5816个,占比超过六成 。具体问题方面,“影音系统故障”和“动力电池故障”投诉量远超其他问题,并且涉及不同品牌多款车型 。反映出部分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和产品品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同时软硬件匹配与电气架构也有待优化升级 。
  提升口碑成企业首要任务 延期交付行为亟待政策规范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逐年转差的口碑,新能源汽车该如何自救?
  质量问题方面,结合投诉情况来看,可以通过调整供应体系,提升电池性能,优化软硬件匹配来解决,但随之而来的成本上涨是直接转嫁给消费者,还是由企业自行承担还有待商榷 。服务问题方面,目前首要任务是提升品牌口碑,企业应杜绝虚假宣传和加价提车,同时对于消费者的订单迅速作出反应,合理规划产能,按时交付新车,从而消除舆论杂音 。
【交付遇阻 新能源汽车迎成本质量双重考验优质】

交付遇阻 新能源汽车迎成本质量双重考验优质

文章插图
  事实上,面对芯片短缺、原材料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不只是纯电动汽车,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延期交付和加价提车之所以成为现阶段企业处理供应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因为这些行为处于市场监管的空白地带 。据车质网此前发布的《新能源车企交付周期大幅延迟,对此您怎么看?》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有近一半认为对于普遍存在的延期交付问题,国家应出台相关制度加以规范,从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在此,车质网也呼吁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规进一步约束汽车企业的行为,通过政策干预,化解新车交付过程中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
  总结:
  汽车企业在充分享受供应链全球化所带来利好的同时也承担着较大的风险,从目前形势来看,芯片短缺问题恐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近期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又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蒙上了一层阴云 。面对当下的成本危机,汽车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供应链改革,优化提升产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质量与服务,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牺牲品牌口碑 。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政策法规,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构建和谐的产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