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

我们大家上学时都学过《论语十则》 , 其中有一段:子曰“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出自《论语·里仁》 。
大意是孔子老人家说了 , 看到有德有才的人就向他学习 , 希望自己也能做到贤德的人那样;见到没有德行的人 , 我们要反省我们自己的缺点 。
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
文章图片
那么有个疑问 ,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见贤思齐焉?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 哦?我们的身体有这么神奇?
我们人类学习新事物 , 不是全部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 ,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 是通过观察学习得来的 , 即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学会某些技能、获得某种体验 。 观察学习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 , 他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充气娃娃实验 。 实验大致过程是随机找来两组孩子 , 看相同的动画片 , 动画片内容是一个成年人在打充气娃娃 。 之后不同的是 , 第一组看到的是打充气娃娃的成年人得到了奖励 , 第二组看到的是打充气娃娃的成年人受到了惩罚 。 然后两组孩子分别进入两个屋子 , 屋里有个充气娃娃 , 孩子们被告知 , 可以随便玩 。 实验结果显示 , 第一组孩子打充气娃娃的倾向明显高于第二组 。 当然实验还设计有几组对照组 , 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
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
文章图片
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
文章图片
那 , 为什么我们会通过观察学习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在发挥作用 。 简单说 , 不论是我们自己做某件事 , 还是看到别人做某件事 , 都会激活我们的镜像神经元 , 这样可以让我们快速理解别人的意图、体验别人的情感 , 当我们再做相同的事时 , 会有相同的情感反应 , 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学会了别人经历的事 。
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
文章图片
这么说的话 , 我们向好向善是出于本能啦?确实是这个样子 , 我们每个人都有见贤思齐的本能冲动 。 前人还说过一句话 , 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
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多近“朱” , 近多了、久了 , 我们便可以与之“齐”了 。
为什么我们见贤就能思齐呢?
文章图片
——全文完 , 如果觉得不错 , 就关注、点赞、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