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拥有1枚好运硬币的,红包和洋娃娃也无法替代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里 , 春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 在这个节日里 , 常年离家在外的人啊 , 都要回到家里 , 跟家人团聚 , 这就是过年 。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 , 团团圆圆才是过年 。
今天 , 我们一起来看看《团圆》这本绘本 。
《团圆》:拥有1枚好运硬币的,红包和洋娃娃也无法替代
文章图片
《团圆》出版于2008年1月 , 并且于2010年获得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最佳儿童图画书首奖” 。 它的英文版本也获得首届2011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 。
《团圆》的作者余丽琼 , 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 戏剧艺术硕士 , 现在是《东方娃娃》主编 。 东方娃娃系列期刊杂志是适合0-8岁婴幼儿阅读的期刊杂志 。
《团圆》的画者是朱成染 ,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 现在是江苏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
《团圆》这个故事起源于作者埋藏在心里多年的一个情结 。 作者小的时候 , 父亲因为盖房子的原因经常出差 。
《团圆》:拥有1枚好运硬币的,红包和洋娃娃也无法替代
文章图片
故事里讲的也是一个常年在外盖大房子 , 只在春节的时候赶回家团圆的父亲的故事 , 故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开 。
故事里的爸爸虽然只在家呆了短短的几天 , 但是 , 这几天父亲用心一点点建立家园的完满 , 建立起女儿对他的信赖 。 这短短的几天 , 也是一家人恣意释放亲情、享受亲情的日子 。
《团圆》以春节为主题 , 所以故事里出现了很多跟春节有关的元素:比如大红灯笼、理发、春联、“福字”、舞龙灯、吃汤圆、拜年等等 。
《团圆》:拥有1枚好运硬币的,红包和洋娃娃也无法替代
文章图片
爸爸刚回来 , 妈妈迎接爸爸回家的时候 , 我们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已经挂上了大红的灯笼 , 很喜庆的样子 。
吃过午饭 , 爸爸说:“走 , 剪头去 。 剪了头 , 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 。 ”春节之前 , 人们不仅把家里里里外外整理、打扫 , 也会给自己和孩子理发、添置新衣裳 , 打扮一番 , 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
我们从绘本里可以看到 , 爸爸理完发后 , 也给自己家贴上了春联 , 并且在大年初二一大早就开始忙起来 , 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爸爸还带“我”去补屋顶 , 那可是妈妈从来不准“我”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 。
《团圆》:拥有1枚好运硬币的,红包和洋娃娃也无法替代
文章图片
在高高的屋顶 , “我”骑在爸爸的肩上看到了热热闹闹的龙灯……
此外 , 我国北方还盛行一种过年方式 , 那就是吃饺子;而我们南方 , 则讲究吃汤圆和年糕 。 饺子和汤圆都有馅 , 人们会把各种代表吉祥意义的东西包进馅里 , 寄托着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 人们通常会把一枚硬币包进去 , 谁吃到就预示着来年会交好运 。
故事中 , 我们一家也包了汤圆 , 那枚预示着好运的硬币 , 被“我”吃到了 。
《团圆》:拥有1枚好运硬币的,红包和洋娃娃也无法替代
文章图片
《团圆》这本绘本 , 虽然只有不多的页数 , 但是有很多细节 , 突显了创作者的细致:
爸爸回到家里 , “我”在看到爸爸时 , 怯怯地不敢走近;爸爸抱起我 , 用胡子扎我的脸 , 我还被吓得大哭 , 叫“妈妈” 。 而这时 , 出现在墙上的全家福 , 爸爸的脸也只露出来很小的一部分 。
这个小细节 , 暗示着爸爸长年不在家 , 只有母女两相依为命 , 所以 ,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 , 对爸爸的容貌是模糊的 。
而大年初四这天 , 爸爸又要离开家去外地了 , 妈妈背过身去抹脸泪 。 这时候 , 墙上的全家福 , 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很完整地呈现出来 。 这象征着经过几天的团聚和相处 , “我”又重新找回了父亲的完整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