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与保持韧性:中国制造的全球突围( 六 )

周源教授希望通过研究,观察中国是否能通过绿色机会窗口,实现科技上的赶超 。
他提出机会窗口的指标构建框架:技术、制度、市场,而这三个因素可能同时发生变化 。例如二战后日本相机行业追赶的机会窗口,是日本政府启动产业政策+美国相机需求快速增长共同决定的 。韩国钢铁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追赶日本则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水利事业抓住三个关键绿色机会窗口,在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份额上实现了追赶 。其中2002年的机会窗口源自内生技术的变化,2008年的机会源自外生的全球市场需求,2010年源自中国水利产业的海外扩张 。
这给予绿色创新型企业的启示是,需要重新构架自己的公司政策,以和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同时可以更加主动地影响政府政策 。碳中和战略最开始也不是政府拍脑袋的决定,而是产业想法的集合,智库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最终战略落地 。因此,绿色机会窗口可以是内生的,企业可以更加主动地拥抱变化,甚至驱动变化 。

持续创新与保持韧性:中国制造的全球突围

文章插图
形成以“地缘创新”为基础的新型跨国企业
地缘政治是指国家基于不同地理位置产生的相关政策,与地缘经济相互影响 。在全球化、可持续性发展背景下,地缘经济、地缘政治以及地缘创新应运而生 。
地缘创新是以战略为基础的地缘性国家创新系统,包括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公司、跨国公司多种领域的组织和协作 。“地缘创新”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需要跨国企业和宏观层面在有形和无形资产上的战略投资来推动 。
例如荷兰“大脑港”就是一种地缘创新,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把科学家聚集到一起,为之构建相应的生态系统 。一些跨国公司也有很好的模式,比如德国拜耳在全球很多国家都设置了创新中心,在中国北京和上海都有拜耳中心,并且和清华、北大一起做创新 。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逐渐演变,主要聚焦在两大方面 。一个是知识产出,另一个是知识分配,两者相辅相成 。
中国的华为公司在全球有19个研发中心,2019年在欧洲启动的研发中心里面有1600多位员工 。华为以自己的方式组织了全球创新价值链,也是一种地缘性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