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去尝试,而不是父母的主张、期望、控制或帮助

昨晚下了一夜的暴雨 , 听说老房子的路都被雨水冲垮塌了 。
大清早我和儿子跑去看 , 在路途中有处地方涨起了水 , 儿子由于穿着布鞋 , 他不好过去 。 而我穿着凉鞋踩着水就过去了 。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去尝试,而不是父母的主张、期望、控制或帮助
文章图片
儿子尝试了好几次 , 也没能过去 。
看着儿子弄了好多次还是没有过来 , 我心里便开始有些着急了 , 顺带着跟他说话的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 。
“你可以往右边啊”或者“你直接从水里快速的跑过来……”
我不断地说着在我看来切实可行的各种方法 , 当我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 , 我发现儿子脸上的神情变了 。
也就是在那一刻 ,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太多了 。 于是 , 我赶紧闭上了嘴 , 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 , 等着他自己去解决问题 。
最后 , 儿子在仔细观察 , 几番比划尝试后 , 他找了一个水浅的地方快速的冲向了马路的另一边 ,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 “我飞檐走壁的过来了” 。
过来后 , 他微带怒气地问我:“你是不是不高兴了?看我绕不过来 , 总在那里说 。 我自己可以想办法的” 。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去尝试,而不是父母的主张、期望、控制或帮助
文章图片
当我听到儿子这么一说时 , 我的心惊了一下 , 我发现儿子对我的情绪很敏感 , 从我的一些微小表情和话语中 , 他能够准确的捕捉到我的情绪状态 。
而他说的那句“我自己可以想办法的” , 也让我意识到我的很多语言模式和情绪模式都在阻碍着孩子的成长 。
在快速地思考了一下后 , 我对孩子说:“我没有不高兴 , 当我意识到自己老在说你的时候 , 我就立马闭嘴了 。 你应该能够感受到的 , 是吧?” 。
儿子回答说是的 。
事后 , 我暗自在心里感叹:还好是自己意识到了 , 否则又将会变成一场伤害 , 而我对孩子也会少了一次强有力的觉察 。
因为觉察可以让我离孩子的心更近一些 。 越细微的觉察 , 就越能让我深入地看到孩子的内心 , 从而深刻地改变我自己 。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去尝试,而不是父母的主张、期望、控制或帮助
文章图片
正如《父母的觉醒》中所言:
“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 , 父母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身心 , 在每一个当下与他们和谐相伴” 。
父母有意识的养育孩子 , 是教养孩子的最好方式 。
虽然这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场景 , 可在这个场景里面 , 所能延伸出的教育思考 , 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 , 无论是爸爸 , 还是妈妈 , 抑或是其他长辈亲人 , 我们都会一致性的认为孩子能力不足够 。
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 , 大人们会热情主动地帮助孩子 。 如若不然 , 大人们就会认为孩子没法战胜困难 , 也不能好好地去成长 。
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去尝试,而不是父母的主张、期望、控制或帮助
文章图片
说到底 , 这其实是一种下意识 。 我们下意识的认为孩子不行 , 我们便会下意识的去帮助孩子 。
但其实 , 孩子在很多时候 , 他并不需要我们去帮他 , 更不需要父母随时随地的对他耳提面命 。
孩子需要的仅仅是自己去尝试 , 哪怕最后失败了 , 也不用担心来自父母的压力 。
一旦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有觉察 , 有意识 , 教养孩子就会变得有趣得多 。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一书中说道: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 。 当一个人的自我反思意识拥有成熟的社会意识和抽象思维时 , 就是其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