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盯上用户行驶数据( 四 )


另外,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已发生多起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事件 。如最近几年,时有发生车企服务器被攻击,用户隐私数据泄露,或黑客从车企窃取用户隐私数据邮箱、电话等,在暗网上买卖 。

当车企盯上用户行驶数据

文章插图

今年8月,《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式落地,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 。车企不经用户许可,任意采集用户行车数据的行为,或将受到规律法规的限制 。汽车智能化升级阶段,用户行车数据采集必要且重要,车企如何与用户达成公平、平等的交易,同时又不影响汽车智能化升级体验,或将成为车企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智己汽车之所以推出原石计划,正是基于这两个重要背景 。
钱刚告诉燃财经,“第一,大环境下,近期国家密集出台了几个法规,包括9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1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都指向了用户隐私数据问题 。如Face ID(面部识别),我们坚决不采集 。第二,所有车企采集用户数据几乎都是无偿的,我们希望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让用户知晓,并回馈给用户权益 。”
智己汽车提供了一种互联网用户数据采集的新模式参考 。但另一方面,一旦一些用户不授权行驶数据采集,是否影响车企的智能驾驶功能,或者影响智能驾驶功能迭代的速度?毕竟,汽车智能化需要大量用户数据积累,以训练算法模型样本 。
对此,刘涛向燃财经表示,A用户不授权数据采集,那么针对A车主的个性化优化将不被开放,但对A用户整体功能升级没有任何影响 。同时B、C车用户授权,B、C车之间完全可以数据解耦,进行数据打通 。
“智能驾驶相关数据不会全量收集,只会收集关键信息 。如用户在什么情况下非预期地接管了车,在什么情况下干预了方向盘,在正常不应该制动的情况下,踩了一脚制动,踩制动的力度是多大 。这些数据,会通过车载的筛选器来筛选 。”
也就是说,从智能汽车开发到交付,再到收集用户基础信息方面,个别用户的非授权行为,对智能驾驶体验升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不管怎样,智能电动车企的数据交易模式战,已经打响 。智能电动车企将站在数据采集的十字路口,向前还是向后,或已由不得车企自主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