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苦作舟?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这两句话给学习定了“苦”的基调 。 很多历史典故也证实了这一点 , 头悬梁的孙敬 , 锥刺股的苏秦 , 为了读书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 。
正襟危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 , 还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如果可以自由选择 , 大部分孩子会选择玩 。 跟玩比起来 , 这样的学习确实有点苦 。 但学习 , 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方式 。
举个例子 , 作业是背古诗 。 让孩子坐在书桌前捧着书一遍遍读 , 一遍遍背 , 是一种方式 , 看起来略显枯燥 。
换个方式 , 在家里举办“背诵比赛” 。 跟孩子一起 , 用5分钟的时间准备 , 通过动作演绎、编故事等方法 , 再配合抑扬顿挫的声音 , 背诵一首古诗 。
5分钟过后 , 用比赛数数或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背诵 。 背诵准确的人取得胜利 , 赢得背诵比赛的奖品 , 比如游戏时间、美味大餐等 。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文章图片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 , 提高孩子的学习力 , 学习就不用“苦做舟”了 。
哈佛大学教授托尼·瓦格纳在《创新者的培养》中指出 , 童年时创造性的玩耍 , 可以演变成深度的内在兴趣 , 进而在青春期和成年时绽放为指引事业和生活目标的深层觉悟 。
柏拉图也说过 ,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玩耍 。 所以 , 换个方式学习 , 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让孩子乐在其中 , 而不是苦不堪言 。
怎样通过有趣的活动教育孩子呢?刚刚的“背诵比赛”游戏 , 就是儿童学习力专家魏华老师在《不急不躁: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中提到的 。 在这本书里有65个亲子游戏 , 以唤醒孩子学习兴趣为前提 , 重在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 系统性提高孩子的学习力 。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文章图片
01从“要孩子学”到“孩子要学” , 兴趣是最大的助推力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 , 儿童的行为都是以兴趣为驱动力的 , 兴趣会促使学习进步 , 学习上的进步又会提升学习兴趣 , 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急不躁》中 , 魏华老师把“激发兴趣”作为了提升学习力的前提 。
魏华老师说 ,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上任何补习班都重要 。
前不久 , 一个男孩在车窗上写下SOS , 路过群众以为他有危险 , 就报了警 。 民警到场后发现这是一场“学习”引发的家庭战争 。
男孩的成绩下滑到10名开外 , 爸爸给他报了补习班 , 他不想去 。 爸爸就开车拉着他去奶奶墓地请罪 , 就有了故事开头的这一幕 。
对这个男孩来说 , 就算他屈从于爸爸的权威 , 去上补习班了 。 但他不想学 , 即使他人在教室里 , 心也不在 , 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游戏提升儿童学习力,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
文章图片
怎样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 实现“要孩子学”到“孩子要学”的转变呢?
在《不急不躁》中 , 魏华老师给出了11个亲子游戏 , 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兴趣 。 当孩子不想做什么事情时 , 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改变学习氛围 , 比如可以用“圣旨到”的游戏 。
(1)准备一张A4纸 , 写上孩子和妈妈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
(2)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顺序 , 一个人扮演宣旨人 , 一个人扮演接旨人;
(3)宣旨人模仿朝廷大臣宣读圣旨 , 接旨人按照旨意完成任务 。 一轮结束后 , 互换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