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的自律怎么培养父母做到这一点,三岁的孩子也能自律
文章插图
今天分析一件小事:孩子总是打小朋友,父母该如何引导。打小朋友的原因多种多样样,有的是抢别人玩具,别人不给,就上去打人家,有的是想让别人跟自己玩,别人不愿意,就去打人家,还有的孩子连别的小朋友不让他亲亲抱抱,也要去打人家。娃爱打人,稍明事理的父母当然都会想办法。通常的方式是制止、批评加监督,发现孩子打人,就拦住他、批评他、让他承认错误、让他跟别人道歉,然后大人会格外小心盯着,生怕一错神孩子就故态复萌。还有的的父母会加上惩罚——你打别人,我也打你,看你知道疼不?但这些法子,其实都不怎么管用。打人的状况一旦出现,就会持续很长时间,有的孩子直到上学后都还没学会“君子动口不动手”。
文章插图
到底怎么管才有效呢?咱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想那些从不打人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不打人。喜欢打人的小朋友很多,从不打人的小朋友也很多。大部分不打人的孩子,都不是因为胆小或者父母管的严而不敢打别人,他们是认为有什么问题,可以用“好好说”来解决,打人是不好的方法,所以自己不能打人。很多孩子,甚至连打人的念头都不会有。“我不打人”,是孩子的一种自律,不打人的孩子,是自己管住了自己,打人的孩子,缺的也是这种自律,所以才需要大人时刻看着、不停地管。这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就能有自律?确实,自律这个词,多数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极少关注,他们认为自律是大孩子的事儿,现在多管管孩子,等到孩子大到一定程度了,比如上初中、上高中了,就会慢慢形成自律,就不用大人管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自律到底是什么,就不难明白,自律是从小到大的事,孩子的自律模式,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逐渐形成。
文章插图
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细分一下,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约束自己不做某些事。对有自律的人来说,不做某些事,不是因为别人不许他做,而是因为他明白那些事不能做。二是要求自己做某些事。对有自律的人来说,做某些事,不是因为别人要求他做,而是因为他明白那些事自己应该做。如果父母的家庭教育做得到位,孩子再小,也完全能在适当的年龄,知道对那个阶段的他来说,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做,并且约束好自己。比如,很多孩子在两三岁时就明白为什么不能打人,即便父母不看着,他也不打人;很多孩子在一到两岁之间,就能明白什么是危险,父母不看着,他也不去动开水、电门等危险东西;还有很多孩子,在一两岁之间,就能明白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父母不指挥,自己也知道把垃圾丢进垃圾桶,而不是随手扔在地上。
文章插图
当然,孩子肯定不会无师自通地“明白”这些事,那些“为什么”,都来自父母耐心、细致、有效的解说。就比如“为什么不打人”,更有效的解说是:不能打人,不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许你打人,而是因为打人是处理事情的坏方法,不但不能让小朋友更愿意跟你一起玩、更愿意跟你分享玩具,还会让大家都不欢迎你、一见你就想躲开。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会在每次想打小朋友时,都思考一下后果,然后理性地约束住自己,这就形成了“不打人”的自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说,就会认为不能打人是因为父母“不许打人”,那么她的表现很可能就是:你看着我,我就不打,我不看着我,我就打。——这叫“他律”,很多在打人的事上“屡教不改”的孩子,都是这样,在其他事上总需要父母靠“不许”来约束的孩子,也是这样。总对孩子说“不许这样”“必须那样”的父母,管教孩子上会很严肃很认真,也绝对不想把孩子教坏,但恰恰常常忽略“耐心细致地给出有效解说”这个关键环节:不许,到底是为什么不许?必须,又到底为什必须呢?不在“为什么”上帮孩子建立明确的认知,并且引导孩子自觉认同,很多事就只能一直靠“不许”“必须”来管,这样会一路错过很多帮孩子形成自律的机会。一位妈妈问我,四岁的孩子老打小朋友,大人能不能打她,我说不能,那位妈妈又问,“那孩子做危险的事,比如碰开水、摸电门,也不能打吗?”两岁的孩子就能明白的碰开水、摸电门危险,到孩子四岁了,还得靠打来管,那得打多少回、打到很么时候是个头儿呢?所以,帮孩子明白“为什么”,比告诉他各种“不许”“必须”重要得多。
- 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现在新年你们会给孩子准备特别的仪式感吗?
- 张艺谋|张艺谋讲狙击手和长津湖的区别 你怎样看待这两部电影
- 到了孕晚期,这几个“卸货”的信号,孕妈们要注意
- 备孕干货来了,正在备孕的你别慌,学会找准排卵期“好孕”来得快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6岁之前,别教孩子学画画!
- 你的动机是好的,行为却并不智慧
- 孤独症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几个建议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