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双减”!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于这些家庭( 二 )


05
用心陪伴的家庭
有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管出来的 , 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 。
陪伴 , 不仅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 更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
在父母的陪伴下 , 孩子才能像一颗小树苗一样不畏风雨、茁壮成长 , 不仅学业越来越好 , 孩子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
为人父母者 , 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健康、快乐、好学、能干、顺利、幸福 , 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 养着养着就事与愿违 , 长着长着就迷失了方向 。
说到陪伴 , 很多父母自然会说:我们有陪啊 , 基本上没上班没加班就回家了 , 如果没空 , 也有老人家在陪……
一位教育学家研究发现 , 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的 , 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 , 那就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 , 我们也发现 , 所谓的“问题少男”“问题少女”往往与没有得到家庭温暖有关联 。
而“留守儿童”引发的问题 。 基本上和缺少父母“陪伴”有关 。 因此 , 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
但是 , 陪伴不能停留在口上 , 也不能流于形式 , 用心陪伴才有效果和意义 , 因为 , 用心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
中文对“陪伴”一词的注解:
陪 , 跟随在一起 , 在旁边做伴 。 伴 , 指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 。 陪伴 , 指随同做伴 。
对照现实中为人父母通常的做法 , 特别强调要改变几个误区:
1.陪伴不是控制
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说:“我们吃的盐比你吃得饭都多 , 你要听我们的 。 ”其实 ,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 , 不能变为对孩子的绝对控制 。
例如: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怎样 , 不这样做就不对 , 不对就要挨骂 , 甚至挨打 。
一个习惯了被父母控制的孩子会变得很压抑、没主见、没自信、缺乏胆量、缺乏创造力 。
2.陪伴不是说教
严格要求没有错 , 但不能简单化的批评教育 , 甚至严厉训斥 。
例如:你吃饭必须10分钟吃完 , 不然就罚;你必须一小时内写完作业 , 不然就罚 。
说教式的教育 , 通常孩子都不愿意听 , 甚至会逆反 。
3.陪伴不是跟踪
随着孩子的长大 , 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打算 , 有时候家长觉得要把小孩看紧一点 , 生怕孩子受欺负了、吃亏了、做坏事了等等 , 于是孩子去哪里 , 家长都紧紧跟随 , 甚至偷看日记、偷看信息、出门跟踪 。
4.陪伴不是放任
有的家长怕孩子不高兴 , 为了讨好孩子 , 就说: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 我会保护你的 , 有什么事找我呀 。
于是乎 , 孩子没钱了 , 家长马上补够;孩子想玩游戏就随意玩 , 装备随便买 。
总之 , 孩子想去哪玩都自由 , 不够物资就给足 。
5.陪伴不是应付
现代社会的工作者 , 工作繁多 , 人的精神压力大 。
很多家长 , 特别是男家长 , 忙于工作 , 很少有时间陪伴小孩 , 时间久了 , 家长也觉得亏欠了孩子 , 所以也学着抽时间回家 , 可是回家还是电话不断、信息不停 , 家长的陪伴变成了应付 , 只是换到家里工作而已 , 孩子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 , 家长没有很好的陪伴 。
6.陪伴不是作秀
有的家长很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评价 , 当别人讨论哪个家长对小孩好 , 哪个家长经常带孩子活动或陪伴孩子在花园玩时 , 家长就故意带着孩子出去给邻居或朋友看 , 并说:我们经常陪孩子出来的 。
教育无法重来 ,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 不管平时工作再忙 , 也要陪陪孩子 。
尤其是在“双减”之下 , 用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 , 去真正地陪伴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