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柜接触器 控制柜接触器吸合声

一、机组不能启动
1、机组压力高 。
2、电源故障 。
3、机体内积油或存液过多 。
4、压力继电器报警未复位 。
5、机组处于报警状态而未复位 。常见的故障有油温高报警、排气压力高、电机过载报警等,通过查看控制柜(手动机组)或控制台控制画面(自动机组),检查引起报警的原因,排除并复位 。
6、油压低 。
7、零载位开关损坏或零载位凸轮松动 。即使压缩机处于零载位时,也无零载位信号输入 。启动后压缩机一直处于卸载状态,最终会引起滑阀不动报警,压缩机不能启动 。
检查压缩机的零载位开关的开断是否灵活正常 。若不正常需要更换 。检查凸轮是否松动使得零载位开关不能闭合 。若凸轮错位,可调节其位置然后紧固 。
8、电动机绕组烧毁或短路 。检查电机 。
9、压缩机与电动机同轴度超差,重新校正同轴度 。
10、控制柜内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等电器元件故障 。
11、控制柜与控制台之间的电路接线有误,检查电路 。
12、压缩机内磨损烧伤 。由于缺油运行、异物卡死等原因造成机头盘不动车 。对机头进行拆检 。
二、自动机组能量载位显示失灵
1、由于机组振动或凸轮未紧固等原因,使凸轮转动错位,造成控制画面载位与实际载位不同步甚至出现载位显示失灵现象,如载位显示为负值或者数值超出100% 。
处理办法:
①启动油泵,手动强制将压缩机卸至最小载位(卸不动为止) 。检查调整零载位凸轮位置,使零载位开关闭合 。
②手动强制上载至最高载位(上不动为止),检查调整满载位凸轮位置,使满载位开关闭合 。

控制柜接触器 控制柜接触器吸合声

文章插图
2、电位器损坏 。更换电位器 。
3、电位计接线错误 。
三、不凝性气体排出
1、通过冷凝器排放:停机,冷凝器不停水,微开冷凝器放空阀 。
2、通过空气分离器排放;
空气分离器(四重套管式)
作用:工作原理:混合气体中其中工质被冷却成液体,与不凝性气体分离 。
结构:
操作
1、打开回气阀;
2、开启混合气体进入阀;
3、微开供液节流阀;
4、等空分壳体变凉,打开放空气阀;
5、关闭供液节流阀,打开空分上的节流阀 。
6、放空完毕,关闭相应阀门 。
四、辅助设备介绍
1卧式冷凝器
卧式冷凝器由钢板卷焊成筒体,其两端各焊有一多孔管板,管板上焊接或胀接一管簇 。氟用冷凝器的换热管一般采用黄铜或紫铜低肋管 。
两端管板的外面用端盖封闭,端盖上铸有分水隔板,从而把全部管束分成几个管组,冷却水从一侧端盖进入后,由于端盖上分水筋的作用,使冷却水在筒体内分成数个流程并按顺序流动,最后经同一端盖上部的出水管排出 。
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端盖上还设有放空气和放水的旋塞,放空气旋塞在冷凝器投入运行时打开,可以排净冷却水侧的空气,放水旋塞是在冷凝器停止使用时放出冷却水的,避免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冻裂换热管 。
冷凝器的维护
1、根据水质及使用时间决定清洗检修周期;拆下冷凝器两侧端盖,根据结垢情况决定采用机械或化学清洗方法;
2、检查换热管有无泄漏情况 。
2高压贮液器
用于贮存由冷凝器来的高压液体制冷剂,以适应工况变化时制冷系统中所需制冷剂量的变化,并减少每年补充制冷剂的次数 。
①调节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制冷剂液体供需关系;
②防止过多的液体制冷剂贮存在冷凝器里,减少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导致冷凝压力上升,因此,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必须及时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