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部:“双减”!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9种家庭( 二 )
陪伴,不仅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更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才能像一颗小树苗一样不畏风雨、茁壮成长,不仅学业越来越好,孩子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健康、快乐、好学、能干、顺利、幸福,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养着养着就事与愿违,长着长着就迷失了方向。
说到陪伴,很多父母自然会说:我们有陪啊,基本上没上班没加班就回家了,如果没空,也有老人家在陪……
一位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的,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所谓的“问题少男”“问题少女”往往与没有得到家庭温暖有关联。
而“留守儿童”引发的问题。基本上和缺少父母“陪伴”有关。因此,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但是,陪伴不能停留在口上,也不能流于形式,用心陪伴才有效果和意义,因为,用心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中文对“陪伴”一词的注解:
陪,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指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陪伴,指随同做伴。
对照现实中为人父母通常的做法,特别强调要改变几个误区:
1.陪伴不是控制
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说:“我们吃的盐比你吃得饭都多,你要听我们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能变为对孩子的绝对控制。
例如: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怎样,不这样做就不对,不对就要挨骂,甚至挨打。
一个习惯了被父母控制的孩子会变得很压抑、没主见、没自信、缺乏胆量、缺乏创造力。
2.陪伴不是说教
严格要求没有错,但不能简单化的批评教育,甚至严厉训斥。
例如:你吃饭必须10分钟吃完,不然就罚;你必须一小时内写完作业,不然就罚。
说教式的教育,通常孩子都不愿意听,甚至会逆反。
3.陪伴不是跟踪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打算,有时候家长觉得要把小孩看紧一点,生怕孩子受欺负了、吃亏了、做坏事了等等,于是孩子去哪里,家长都紧紧跟随,甚至偷看日记、偷看信息、出门跟踪。
4.陪伴不是放任
有的家长怕孩子不高兴,为了讨好孩子,就说: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会保护你的,有什么事找我呀。
于是乎,孩子没钱了,家长马上补够;孩子想玩游戏就随意玩,装备随便买。
总之,孩子想去哪玩都自由,不够物资就给足。
5.陪伴不是应付
现代社会的工作者,工作繁多,人的精神压力大。
很多家长,特别是男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小孩,时间久了,家长也觉得亏欠了孩子,所以也学着抽时间回家,可是回家还是电话不断、信息不停,家长的陪伴变成了应付,只是换到家里工作而已,孩子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家长没有很好的陪伴。
6.陪伴不是作秀
有的家长很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评价,当别人讨论哪个家长对小孩好,哪个家长经常带孩子活动或陪伴孩子在花园玩时,家长就故意带着孩子出去给邻居或朋友看,并说:我们经常陪孩子出来的。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管平时工作再忙,也要陪陪孩子。
尤其是在“双减”之下,用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去真正地陪伴孩子。
用心倾听,用心沟通,用心帮助。
用心陪伴的意义:
1.改善沟通,及时知道孩子所想、所需;
2.增进感情,用爱心去影响、感化孩子;
3.现身说法,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正能量;
- 行程卡|行程卡带“*”会被隔离吗 行程卡带星号要核酸检测吗
- 到了孕晚期,这几个“卸货”的信号,孕妈们要注意
- 备孕干货来了,正在备孕的你别慌,学会找准排卵期“好孕”来得快
- 无影手奶爸|“无影手奶爸”抱着娃“偷吃”雪糕火了,娃就说是不是玩不起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孤独症孩子的11种常见问题行为(附加应对方法),家长速看
- 天使科普:这些表现是孩子智力低下的早期信号,家长可以注意了!
- 萱萱|伺候儿媳坐月子,三方面要多忍让,是诱发“婆媳矛盾”的关键点
- 母则刚|“生二胎你后悔吗?“听听下面妈妈们的回答,让你很感动
- 什么|摊上个“邋遢”的婆婆是种什么体验?过来人:真后悔月子没在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