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谈新人配不配有生活 李雪琴脱口秀嫁得好( 二 )


人心空,那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心被物质的洪流而充斥,与自然失联,与信仰失联了 。在年轻人中突然流行的“丧文化”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人们仿佛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心中缺少了前进的信仰和力量,变成行尸走肉般的“空心人” 。
人心的“重”和“空”已在警醒这世人,是时候反思了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何去何从?
其实,早在多年前,作家梭罗就给出了答案 。梭罗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多年,他的内心得到净化和洗涤,但在此期间,他并没有与世界脱轨,反而清净的内心让他有了对世界对人世更深刻的思考,写下了《瓦尔登湖》 。清空内心的利欲,以思考人性的真实使其充实,才是明智之举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不少这样的人 。书画修复师单嘉玖,三十年如一日在故宫潜心修复破损的书画作品,清空了内心的欲望,用父辈传下的信仰充实自我,支持着他守在故宫三十年,一心修复书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
看吧,清空内心纷乱的思绪和欲望,用自己的信仰填充,才不会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中迷失方向 。现代人就应如此,清空欲望,充实内心,不让内心沉重空洞,才能绽放光彩 。
是时候反省改变了——清空内心也要充实内心 。
(本文紧密联系现实,看到了高速发展的现实中人们的心更重了,里面充斥着名利和外在的物质,举人们纷纷拍摄网红“流浪大师”沈魏的例子为证 。由此引出诗人的建议要把心清空的中心论点 。而由当今人们的内心被物欲填满,以至于和信仰和自然失联,从而变成了“空心人” 。进而用梭罗的例子来阐述清空内心的利欲,以信仰来填充 。说理清晰,“空心”和“清空”内心关系明确 。)
3号文 议论文 一类中 46分
若即若离的心
作家迟子建说过作家身份,“身为一个作家,对世界倾情怀抱,又要有所保留,既要多听,又要少听,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 。”其实,又岂止是作家?每个人为了我们独立而有价值的存在,都应与这个世界若即若离 。
有学者劝诫人们,应拒绝与自然失联,与群体失联,与信仰失联……拒绝成为空心人,这是让我们的心与世界“不离”,而也有诗人劝勉人们,把心“清空”,这是在警示我们的心与世界“不即” 。
学者张弥曼不是空心人,她在二环边上的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里度过了几十个年头 。她的研究是在亲近自然,她的成果是在奉献群体,她的行为是在追逐信仰 。她从未与这个外在的世界失联,可她的心,却又是“清空”的,整整60年,她听不到人声鼎沸,不会被信仰束缚,而位于北京的二环边儿上,她也谈不上醉心于自然,她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心,而没有去关注所谓自然、群体、信仰这些要么本是外物,要么由外物衍生的事物,她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若即若离,向我们展示了一颗轻盈的内心,
心,必须与自然、群体、信仰相连,因为它们是内心的重要支撑 。也表征了心灵的内核,没有这样的联系,人心就会空洞 。丧失这样的联系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的主流精神,如齐物的庄子一样遨游于无尽无边的思维海洋,这是一种超脱,但是“饱食而遨游,心若不系之舟”的人生缺乏价值,即使轻盈也没有色彩,终不过是虚无的气泡,在风中飘散 。
但心若联系世界太深,则难以自由,会辗转于生活的重负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徒手攀登世界最高建筑的吴永宁便是束缚于信仰与群众的鲜明例子,他不带任何防护工具,在高楼上攀登,并以直播在网络上爆红 。其背后的驱动力,即是群众的推波助澜与自己对信仰的渴望 。人可以偶尔超常发挥,但决不能每天背水一战,永宁在某次直播中稍有不慎,便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早该清空自己的内心,去除那些污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