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谈新人配不配有生活 李雪琴脱口秀嫁得好( 八 )


“空心人”很多,我不属于他们,看到冰川融化,我不能阻止,但“我”可以走路上下学,不用车接车送,看到盲人艰难行走,“我”不能让他看到世界,但“我”可以清掉盲道上的障碍物,让他多些方便,垃圾很多,“我”无法全部清除,但捡起脚边垃圾,他人便不好意思随手再扔 。
“我”是新时代新青年,“我”怎样,中国便怎样,“我”拒绝成为“空心人”,中国的强大便有了温度,继续前行,便是众志成城 。
(此文符合题意 。观点鲜明,但有喊口号之嫌 。文章主体段论“善心有感染力”,此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没论清楚 。)
11号文 记叙文 二类中 36分
把心“清空”
师傅说,他的心不够“空”,所以,他成不了材 。
他不服气,他想,什么心“空”?心“空”了,啥都没了,还能成材?他不以为意 。
“师傅,明天我想请个假,那个木雕厂的生意有戏了 。负责人想找我谈谈 。”
“你……唉,心太杂了 。”师傅坐在一堆木屑之中,没有看立在门边的他,只轻轻摇了摇头,“去吧……”
他的师傅是一代木雕大师,只收了他这一个徒弟 。入门时,师傅被他极佳的天赋所感,决定不再多收徒弟 。他的木雕技艺在刚入门后一段时间提升很快,师傅很满意 。但不知从何时起,他遇到了瓶颈,怎么也突破不了,便将心转向了别处 。师傅看着他的停滞不前,看着他东奔西走,打广告,谈生意,只抛给他三个字——心不空 。
生意谈成了,过段时间就能开办,他激动万分 。傍晚他回到师傅那儿,刚进院子就吃了一惊 。师傅站在院中 。面前放着一个大得搬不进屋子的木头疙瘩,夕阳的照射下,那块木头有些腐朽的外皮格外清晰,他走近一些,发现了更让他震惊的——那是一块空心木 。
“师傅,您这是……”他疑惑了 。
“哦,打算雕个椅子,这木头料不错” 。
“且不说这外面烂的,这么块空心的,有什么可雕的?不如扔了,我去给您淘个好的 。”
师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这心空着,最合适不过 。没有别的杂七杂八的需要清除,雕出了椅子,盛东西也不差事,你且看着吧 。对了,这些天你不用雕别的了,看我雕就好 。”
他看着师傅的眼神,心中咯噔一下 。
几十天过去了,他眼看着师傅的手下,椅子一点点成型,先天的空心反而方便了雕刻 。
师傅对他说:“空,才能专 。”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次日,他放弃了已进行的生意,转而尝试放空内心,专心跟师傅练习 。
(本文的记叙文架构较完整,故事针对徒弟“空”而又“杂”的心态,师傅对徒弟智慧地教育方法,展开,符合题意,故事性较强 。但结尾部分还欠饱满,另有与生活现实相联系不太合理的表述,有一定的修改空间 。)
12号文 议论文 二类下 34分
把心调整好
有学者劝诫人们拒绝成为空心人,又有诗人让我们把心“清空” 。其实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我们要把心中不应该存在的清空,用应该的东西来将心填满 。
那什么是应该存在的,什么是不应该存在的呢 。
信仰便是应该存在的 。
昨天的五四青年日便让我想起1919年5月4日这场运动的开始 。巴黎和会的声音一出,北京千所院校的学校揭竿而起,纷纷开始街上的游行,手中拿着“还我青岛”的小白旗,在广场上举行上万人的演讲 。之后聚众闯入曹汝霖的家中,还闹出“火烧赵家楼”的一幕 。工人的罢工、商人的罢市、学生的罢课,才没有把中国的名字落在条约上 。这就是人民心中充满信仰的表现,不能让青岛就这么拱手让人 。信仰不分人,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老人都应当拥有 。记得当时有一个美国的采访人员在中国,用笨重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其中有一张相片是学生在广场上演讲,引得众人倾听,都在听着我们如何用我们的信仰保护祖国 。相片其实只有黑压压的一片后脑勺,一张脸也没有看清,但其中却分明有一个梳着辫子的人在认真听讲 。他虽然辫子在,还有可能是学生所讨厌的旧时代的人,但他现在却站在那里,听着演讲,心中充满信仰,要保护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