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李波|小儿推拿李波:儿童高烧不退,警惕川崎病!有哪些症状?如何应对( 二 )


除了以上表现外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其他伴随症状可出现腹泻、呕吐、腹痛或脓尿、血尿等 。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部分病例转氨酶增高有心脏受损者可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 。
川崎病的六大临床表现
1、发热
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 抗生素治疗无效;
2、眼红
双侧球结膜充血 , 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
3、口唇改变
唇红 , 有干裂 , 有时带血痂 。 舌乳头突出 , 充血 , 呈草莓样舌;
4、皮疹
多形红斑 , 以躯干多见 , 可自行消退 , 部分伴痒感;
5、淋巴结肿大
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 坚硬有触痛 , 表面不红 , 不化脓;
6、手足改变
手掌和足底部充血、潮红、手足及指趾呈硬性肿胀 。 恢复期出现甲床皮肤交界处特征性指、趾大片状脱皮 。
温馨提醒:
通常 , 在发热5天内 , 上述症状会逐渐的出现 , 如果家长已经全部观察到 , 建议立刻前往专业的儿童专科医院去就诊 , 切勿耽误病情 。
川崎病特别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的病变 , 是影响远期预后的关键 。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但仍有部分患儿会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冠状动脉病变 , 也就是出现川崎病的后遗症 。
一旦确诊川崎病 , 在急性期需积极治疗 , 以最大限度减轻川崎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
三、我们要怎么应对川崎病?
川崎病 , 即便是顶级三甲医院的大主任 , 诊断起来也非常困难 , 川崎病的误诊漏诊也非常多 , 因此作为家长 , 我们只能尽量了解孩子的病情 , 了解一些川崎病的相关科普 , 看病的时候 , 准确的描述给医生听 , 帮助医生判断就足够了 。
在早期 , 川崎病的诊断有个黄金标准 , 这是川崎病发现人川崎富作在1967年制定的他认为 , 孩子发高烧持续5天 , 同时发现以下五项结果中至少4项 , 可以诊断为川崎病 。
这五项分别是:
1、双侧球结膜充血:就是两边眼睛结膜充血 。
2、口腔黏膜充血 , 包括嘴唇充血皲裂 , 咽部充血 , 或者草莓舌:具体表现就在嘴唇和咽喉鲜红发亮 , 舌头一粒一粒的 。
3、手脚脱屑或者浮肿:特别手背会红肿起来 , 严重还会脱皮 。
4、多形皮疹:全身出现各种疹子
5、颈部淋巴结肿大(至少1个淋巴结直径大于1.5cm)
然而 , 这个诊断标准 , 毕竟是1967年的 , 今天或许已经不适用了 。 越来越多不典型的川崎病进入我们的视线 , 仅仅靠这个老标准 , 也许很多川崎病会被漏诊 。
川崎病诊断实在是太难太复杂了 。 作为家长 , 我们了解大概 , 记住一点:只要不明原因高烧持续5天以上 , 有上述任何情况出现 , 都要考虑川崎病 。 如果有上述多个情况出现 , 果断去医院 , 和医生讨论有没有川崎病的可能 , 让医生帮助进一步判断 。 医院选择也建议是三甲大医院 。
四、川崎病的西医治疗
川崎病的治疗目标是降低炎症反应、预防血栓形成 。 常规治疗方案为:阿司匹林 + 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1、阿司匹林
在急性发作期宜选用大剂量疗法 , 发挥抗感染作用 , 剂量过小或过早减量都会导致炎症控制不佳;急性期后根据病情降低剂量 , 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 预防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 。
初始剂量美国指南推荐 80-100 mg/(kg·d) , 分 4 次服完 。 而我国通常采用日本、西欧指南推荐的剂量 , 即 30-50 mg/(kg·d) , 分 2-3 次服完 。 研究证实两种方案治疗效果上并无差异 。
待患儿退热 2-3 天后或病程 14 天后需将阿司匹林的剂量调整为 3-5 mg/(kg·d) 。